[发明专利]一种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80862.3 | 申请日: | 201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4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海普;周柏桐;蒋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H19/04 | 分类号: | D21H19/04;D21H19/26;D21H19/14;D21H19/34;D21H21/14;C09D133/00;C09D175/04;C09D127/06;C09J1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1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转移 基材 镀铝 生产工艺 | ||
1.一种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铝箔与基纸在复合机上复合烘干,将铝箔表面的光泽亮度和纹路采用翻版的方法转移复制到基纸上,然后在复合机的冷却辊上剥离收卷起铝箔,再经过真空镀铝,制造出和铝箔复合纸一模一样光泽效果的环保型镀铝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箔与基纸的复合步骤为:在铝箔上预涂铝箔预涂涂料,然后再涂覆A类型复合胶水,在复合机上将铝箔表面的光泽亮度和纹路采用翻版的方法转移复制到基纸上,直接剥离收卷起铝箔即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箔预涂涂料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固体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4-6;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3-5;
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 6-8;
硝化棉 2-4;
基材润湿剂 0.05-0.1;
溶剂 80-82;
所述的A类型复合胶水是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胶料,该复合胶水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
50%羧基丁苯胶乳 96-98;
交联剂 1-2;
丙烯酸盐增稠剂 0.2-0.5;
28%氢氧化铵 0.3-0.5;
水性消泡剂 0.05-0.1;
去离子水 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以铝箔为转移基材的镀铝纸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箔预涂涂料的制备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
固体热塑性丙烯酸树脂 4-6;
热塑性聚氨酯树脂 3-5;
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 6-8;
硝化棉 2-4;
基材润湿剂 0.05-0.1;
异丙醇 10-12;
溶剂 70-72;
(2)将所有溶剂投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30~60℃进行搅拌;
(3)保持搅拌状态下并将固体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投入反应釜中,搅拌2~3小时至完全溶解;
(4)在保持高速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并溶解;
(5)关闭加热,将硝化棉用异丙醇浸湿后,再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溶解;
(6)再慢速搅拌1~2小时,冷却、过滤,得到溶剂型铝箔预涂涂料;
所述的A类型复合胶水的制备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备料:
50%羧基丁苯胶乳 96-98;
交联剂 1-2;
丙烯酸盐增稠剂 0.2-0.5;
28%氢氧化铵 0.3-0.5;
水性消泡剂 0.05-0.1;
去离子水 1-2;
(2)将50%羧基丁苯胶乳投入配料缸中,在中速搅拌状态下加入交联剂搅拌10-20分钟;
(3)丙烯酸盐增稠剂用4-5倍的去离子水稀释后,边搅拌边加入到配料缸中,搅拌10-20分钟直至混合均匀;
(4)在保持高速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28%氢氧化胺溶液直至增稠,并调整胶水pH值为7~9;
(5)最后加入水性消泡剂并搅拌,中速搅拌至液胶没有油缩和泡沫为止;
(6)测量固体含量和粘度,调整固含量在46%以上;
(7)过滤,得到A类型复合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08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