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噻吩并嘧啶酮类DPP-IV抑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88679.8 申请日: 2011-06-29
公开(公告)号: CN102311448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1
发明(设计)人: 胡文辉;张桂成;兰小兵;杨玲;徐宏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495/04 分类号: C07D495/04;A61K31/519;A61P3/10;A61P3/06;A61P3/08;A61P3/00;A61P3/04;A61P35/00;A61P25/00;A61P3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053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噻吩 嘧啶 酮类 dpp iv 抑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以噻吩并嘧啶酮为母核的化合物或其盐、其制备方法、组合物以及这类化合物作为二肽基肽酶(DPP-IV)抑制剂在预防或治疗受益于DPP-IV抑制的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不足造成血糖升高而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它可以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即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即II型糖尿病),其中II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糖尿病病人的90%以上。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多是针对II型糖尿病展开的。传统的降糖药物种类繁多,主要有三大类:胰岛素增敏剂,包括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胰岛素促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如格列吡嗪);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

上述传统降糖药一般都伴有体重增加、低血糖等副作用以及药效逐渐降低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药物。二肽基肽酶(Dipeptidyl peptidase-IV,DPP-IV)抑制剂是最新一代的抗糖尿病药物,是基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治疗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血糖而不增加体重,不引起低血糖等副作用,为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DPP-IV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的糖蛋白,其功能类似于丝氨酸蛋白酶,通过对多肽的剪切使其失活,从而达到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GLP-1(Glucagon-like peptide)是一种内源性的激素,随着餐后血糖升高,小肠中的L-细胞就分泌产生GLP-1,进而刺激胰岛素分泌,以此降低血糖。基于GLP-1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但是GLP-1作为DPP-IV的底物,半衰期很短,分泌后1-2分钟之内就会被DPP-IV迅速剪切,失活。因此基于GLP-1的作用机制可以采用两种新药开发的策略:开发DPP-IV耐受的GLP-1类似物和开发DPP-IV抑制剂。本发明人就是基于后一开发思路,发现杂环并嘧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有效的DPP-IV抑制剂,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同时不引起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等风险,并基于此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式I的化合物及其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溶剂化物、多晶型物:

其中,R1选自氢、氰基、溴、氨基、羧基、硝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烷基、酰氨基、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羰基烷基、芳基、芳氧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芳氧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亚胺基,各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

R8、R9、R10选自氢、氰基、卤素、氨基、羟基、羧基、硝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烷基、酰氨基、低级烷基、羰基烷基、低级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杂环烷基、杂芳基、杂芳氧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亚胺基,各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

X、Y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C、S、SO2

R4、R5、R6选择性地存在或者不存在,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卤素、氨基、氰基、硝基、羟基、烯基、炔基、羧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烷基、酰氨基、三氟甲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低级烷基、低级烷氧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亚胺基,各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R4、R5、R6优选氢、卤素、低级烷基、酰氨基、三氟甲基、芳基、杂芳基;

条件是下列化合物除外: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R1优选氢、氰基、溴、氨基、羧基、硝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烷基、酰氨基、低级烷基、羰基烷基、低级烷氧基,各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

在某些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R1选自氰基。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R8、R9、R10优选氢、氰基、卤素、氨基、羟基、羧基、硝基、磺酰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烷基、酰氨基、低级烷基、羰基烷基、低级烷氧基,各自是取代或未取代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8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