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89119.4 | 申请日: | 201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施工期 安全 风险 辨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施工期安全风险应以人身安全为中心,凡是对人身安全产生影响的均称为风险源,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风险辨识是进行风险分析时要首先进行的重要工作。风险识别最少要能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哪些风险应当考虑,二是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三是这些风险所引起后果的严重程度是什么。
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本身处于承载力最低状态,且外界影响多,人机环境系统复杂,是人员安全和工程事故多发的阶段。大量事实证明,风险源辨识不充分造成风险评价不完全,最终导致风险控制措施不得力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对于桥梁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而言,影响因素很多,后果严重程度也各异,完全不考虑或者遗漏一些主要因素是不对的,但每个因素都考虑将使问题复杂化。关于桥梁施工期风险辨识,有头脑风暴、专家打分、层次法、事故树法等方法。但归结起来,较深层次的研究往往集中在结构风险的辨识上,安全风险套用以往专家打分结果。实际工程中,则大多采用LEC评价法,通过专家打分然后辨识重大危险源。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则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虽然LEC评价法比较简便,但由于专家年龄、经验、专业、喜好等不同,对LEC分值影响也较大,不够科学和客观,最终的风险源识别结果不确定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其采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风险源辨识,结果与实际相符,并且比传统的LEC相乘进行辨识方法更加客观、科学。
一种桥梁施工期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每一施工阶段创建n行m列矩阵,其中n表示危险源的个数,m表示影响危险源的指标数,m=3,影响危险源的指标分别为潜在危险性、桥梁施工安全风险存在条件、风险事故的触发因素;
步骤2:按照工程中的LEC打分法,设置Xij为系统内第i个危险源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i=1,2,3,...,n;j=1,2,3,X={潜在危险性,风险存在条件,触发因素},n个参与辨识的危险源指标值构成的矩阵就是比较数列集X,即
步骤3:定义指标的最危险值集为:X0=(x1,x2,x3),表示第j个指标在各危险源中的最危险指标值,将最危险指标值标准化处理后为:
表示处理后的数列集中X′中第j个指标在n个危险源中的最危险值;
步骤4:根据公式(1)计算第i个危险源的第j个指标与处理后的第j个最危险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9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辊涂式镀锌钝化装置
- 下一篇:大棱镜镀膜装载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