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介导等温扩增多重耐药cfr基因的引物及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90471.X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齐静;刘玉庆;杜以军;白华;骆延波;朱晓玲;胡明;胡新新;张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2;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介导 等温 扩增 多重 耐药 cfr 基因 引物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基因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环介导等温扩增多重耐药cfr基因的引物,还涉及一种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试剂盒,还涉及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的耐药性愈来愈强,出现了大量的多重耐药菌株(MDRO)。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耐药菌株分布广,传播快,容易产生暴发流行,对临床普遍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给临床治疗及医院感染控制带来困难。
Cfr基因是从革兰氏阳性菌发现的第一个可介导氯霉素、氟苯尼考耐药的23S rRNA甲基化酶,具有多耐药的表型,可同时介导对氯霉素,林可霉胺类,恶唑烷酮类,链阳菌素A和截短侧耳素类等五类药物的耐药,因此具有cfr基因的细菌有着明显的进化优势。Cfr基因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菌耐抗生素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能很容易从非人类病原体传播给其他能感染人的细菌类型,可感染多种耐抗生素细菌。
对于具有cfr基因多重耐药菌的实验室诊断主要基于抗药性表型检测和PCR技术进行基因确证。但由于PCR具有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成本高,操作比较复杂,且检测时间长,一般需要2~3小时,影响到临床携带多重耐药cfr基因的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PCR扩增易出现假阳性、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检测时间长的问题,填补使用LAMP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空白,本发明提供了用环介导等温扩增多重耐药cfr基因的引物。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多重耐药cfr基因LAMP检测方法,根据多重耐药cfr基因保守区的6段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内引物,一对特异性外引物和一个环引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试剂盒。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多重耐药cfr基因的引物,包括一对外引物,一对内引物和一个环引物,引物核苷酸序列如下:
外引物F3:5’-TCTTGAGCATGCAAACGA-3’,
外引物B3:5’-TCAATATCAATCCCAAATTGACT-3’,
内引物FIP:5’-TGCACTTATTGTAGGATTGTATCGTGTTGTTAGCCTTCTTAAAAGTCG-3’,
内引物BIP:5’-CCTGAGATGTATGGAGAAGCAAACAATTGTGACATGGATACCAGC-3’,
环引物L:5’-GAAGGGCAGGTAGAAGCCT-3’。
其中,外引物与内引物的摩尔比为1:8,外引物与环引物的摩尔比为1:4。
一种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试剂盒,包括若干个装有反应液的LAMP反应管,
其中,每25 μL反应液中含有:12.5 μL 2×等温反应缓冲液、1.0 μL Bst DNA聚合酶、40 pmol内引物FIP、40 pmol内引物BIP、5 pmol外引物F3、5 pmol外引物B3、20 pmol 环引物L、余量为灭菌双蒸水;
其中,Bst DNA聚合酶的活性单位为8U/μL;
2×等温反应缓冲液中含有40 mM pH为8.8的Tris-HCl、20 mM KCl、16 mM MgSO4、20 mM (NH4)2SO4、0.2wt% Tween20、1.6 M甜菜碱、2.8 mM dNTP。
所述的试剂盒,还包括1 μL钙黄绿素。
一种检测多重耐药cfr基因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检细菌基因组总DN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04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