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0799.1 | 申请日: | 2011-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3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成;张国梁;安源;侯晓鹏;张星梅;徐佳鹤;王艳伟;刘鑫钰;苗虎;闫承琳;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7N3/24 | 分类号: | B27N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马知非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结构 连续 | ||
1.一种模块化结构的连续压机,该压机包括机架,该机架由立柱和横梁连接而成,机架上设置有上、下环形钢带及各自的支撑和驱动机构、以及上下热压板,上、下热压板至少其中之一与机架之间设置有由油缸或气缸构成的压力装置,上热压板与上钢带之间和下热压板与下钢带之间还分别设置有施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热压板分别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所述施压机构同样由若干个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列的单元对接而成;所述施压机构单元由辊盘构成,该辊盘由基体及其一侧表面沿钢带行进方向排布的若干道辊柱构成,若干道辊柱相互平行并一一可转动配装在基体表面设置的安装槽中,辊柱轴线与钢带行进方向相垂直;辊盘通过其基体与热压板安装固定,并接受热压板传递的热量,辊盘基体上的辊柱则顶靠在钢带内表面上,并将工作压力传递到钢带上,各道辊柱与钢带相接的施压工作段的长度与钢带宽度相适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通过卡接槽与所述上、下热压板卡接固定,或者,所述辊盘通过螺栓与上、下热压板相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为沿垂直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延伸的燕尾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板单元和所述辊盘沿钢带行进方向的长度相互匹配,位于上热压板和上钢带之间的各辊盘一一安装在各上热压板单元上,位于下热压板和上钢带之间的各辊盘一一安装在各下热压板单元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板单元和所述辊盘的长度与二者所在位置处相邻两根所述立柱的间距相匹配,由此使得热压板单元和辊盘能够从压机宽度方向(垂直钢带行进方向)一侧以推拉方式插装到压机机架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每道所述辊柱由一根贯穿所述基体上的辊柱安装槽的通辊构成,或者,每道所述辊柱由若干段辊柱对接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整体呈板状结构,其上所述辊柱所在表面及其相对的另一侧表面均为平面,并且两平面相互平行;所有辊柱的直径相同,并且所有辊柱中心线均位于同一平面上,而且该平面与辊柱所在的基体平面平行;所述辊柱安装槽的断面为与辊柱直径相匹配的圆弧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圆弧形断面上的开口的尺寸小于辊柱直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断面为圆弧形的辊柱安装槽的直径范围为5~24mm,辊柱直径与安装槽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辊柱径向凸出其所在的所述基体平面1~5mm;所述若干道辊柱沿所述钢带行进方向均匀排布,并且,相邻辊道之间的间距尽可能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盘还带有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储油槽、润滑管道、外部管道和油箱,其中,储油槽一一设置在各所述辊柱安装槽的槽壁上并贯穿安装槽全长,沿储油槽全长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出油口,油箱依次通过外部管道、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润滑油道和出油口向储油槽供应润滑油,对所述辊柱在其安装槽中的转动工作进行润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槽平行所述辊柱安装槽的轴线设置,并且对中设置在安装槽的圆弧形断面侧壁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以间歇方式向所述储油槽供应,每次供油的量及两次供油的间隔,按既保证所述辊柱得到可靠润滑,又减少或避免润滑油流出造成损失来进行选择。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供油方式通过安装在所述油箱与储油槽之间供油通道上的油泵间歇工作来实现;或者,在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的情况下,通过在供油通道上设置控制阀控制供油通道间歇通断来实现;或者,在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的情况下,使密闭油箱与大气间歇连通,由此控制润滑油从油箱中间歇流出来实现。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续压机,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所述下热压板与所述下钢带之间的所述辊盘,其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依靠重力自动从油箱流向储油槽,并且,通过控制油箱中润滑油的液面高度,使该辊盘上的辊柱既得到可靠润滑,又避免润滑油从辊柱安装槽中溢出流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07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水陆两栖功能的小型变结构式推进装置
- 下一篇:高尔夫球头管柄孔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