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4721.7 | 申请日: | 2011-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3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斌;吕芬敏;屈展;魏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C09K8/5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层 没有 无机 堵塞 生物酶 工艺 | ||
1.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生物酶解堵液,生物酶解堵液由2-5份的SUN-A10生物酶解堵剂、1份的氯化钾、0.02份的消泡剂和94-97份的水混合制成,对于压裂防砂井,还需加入2份的激活剂,消泡剂为改性聚硅氧烷,激活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第二步,注入生物酶解堵液,作业时,提生产管柱,从油管注入;非作业时,从套管注入,生物酶解堵液的用量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V=πR2hФ
其中:
V--生物酶挤入量,单位m3
R--油井处理半径,单位m
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
Ф--油层有效孔隙度,单位10-3μm2
为了提高应用量,有效性,忽略有效孔隙度Ф,按照Ф=1执行,
第三步,关井24h以上,开井恢复正常生产,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生物酶解堵液,生物酶解堵液由4份的SUN-A10生物酶解堵剂、1份的氯化钾、0.02份的消泡剂和95份的水混合制成,消泡剂为改性聚硅氧烷,
第二步,注入生物酶解堵液,作业时,提生产管柱,从油管注入;非作业时,从套管注入,生物酶解堵液的用量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V=πR2hФ
其中:
V--生物酶挤入量,单位m3
R--油井处理半径,单位m
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
Ф--油层有效孔隙度,单位10-3μm2
为了提高应用量,有效性,忽略有效孔隙度Ф,按照Ф=1执行,
第三步,关井48h,开井恢复正常生产,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生物酶解堵液,生物酶解堵液由3份的SUN-A10生物酶解堵剂、1份的氯化钾、0.02份的消泡剂和96份的水混合制成,消泡剂为改性聚硅氧烷,
第二步,注入生物酶解堵液,作业时,提生产管柱,从油管注入;非作业时,从套管注入,生物酶解堵液的用量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V=πR2hФ
其中:
V--生物酶挤入量,单位m3
R--油井处理半径,单位m
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
Ф--油层有效孔隙度,单位10-3μm2
为了提高应用量,有效性,忽略有效孔隙度Ф,按照Ф=1执行,
第三步,关井48h,开井恢复正常生产,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生物酶解堵液,生物酶解堵液由5份的SUN-A10生物酶解堵剂、1份的氯化钾、0.02份的消泡剂和94份的水混合制成,由于是压裂防砂井,还需加入2份的激活剂,消泡剂为改性聚硅氧烷,激活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第二步,注入生物酶解堵液,作业时,提生产管柱,从油管注入;非作业时,从套管注入,生物酶解堵液的用量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V=πR2hФ
其中:
V--生物酶挤入量,单位m3
R--油井处理半径,单位m
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
Ф--油层有效孔隙度,单位10-3μm2
为了提高应用量,有效性,忽略有效孔隙度Ф,按照Ф=1执行,
第三步,关井72h,开井恢复正常生产,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层没有无机垢堵塞的生物酶解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配制生物酶解堵液,生物酶解堵液由3份的SUN-A10生物酶解堵剂、1份的氯化钾、0.02份的消泡剂和96份的水混合制成,由于是压裂防砂井,还需加入2份的激活剂,消泡剂为改性聚硅氧烷,激活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第二步,注入生物酶解堵液,作业时,提生产管柱,从油管注入;非作业时,从套管注入,生物酶解堵液的用量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V=πR2hФ
其中:
V--生物酶挤入量,单位m3
R--油井处理半径,单位m
H--油层有效厚度,单位m
Ф--油层有效孔隙度,单位10-3μm2
为了提高应用量,有效性,忽略有效孔隙度Ф,按照Ф=1执行,
第三步,关井72h,开井恢复正常生产,所述份数为质量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472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