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耳营养饮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95081.1 申请日: 2011-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2273694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兰进;陈向东;姚自奇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L2/02 分类号: A23L2/02;A23L1/29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3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木耳 营养 饮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木耳营养饮料。

背景技术

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Hook.)Underw]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别名:光木耳、云耳、耳子、木茸、木菌等。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口感细嫩,味道鲜美,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保健食用菌。木耳富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糖胶体,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矿山工人、纺织工人、理发师常用的保健品。木耳中铁的含量极为丰富,故常吃木耳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木耳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强身、止血、活血、补血止痛、通便的功能,并具有润肺清涤肠胃功能。中药用于医治寒湿性腰腿疼痛、手足抽筋麻木、痔疮出血、痢疾、崩淋和产后虚弱等症。药理实验表明,木耳多糖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和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木耳营养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耳营养饮料。

本发明木耳营养饮料以木耳为主要原料,含有白糖、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清凉醇、维生素B12、乙基麦芽酚、β-环糊精,还含有菊花、茯苓、百合、莲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木耳营养饮料配方为每1000mL饮料中含有:

木耳5~20g、白糖20~80g、柠檬酸0.5~3g、苹果酸0.1~1g、柠檬酸钠0.2~0.8g、清凉醇0.1~0.5g、维生素B120.5~2μg、乙基麦芽酚0.01~0.1g、β-环糊精0.5~1.5g,余量为纯净水,总量为1000mL;还含有菊花1~6g、茯苓1~6g、百合1~8g、莲子1~8g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木耳营养保健饮料配方优选每1000mL饮料中含有:

木耳5~15g、白糖20~70g、柠檬酸0.5~2g、苹果酸0.1~0.8g、柠檬酸钠0.2~0.8g、清凉醇0.1~0.5g、维生素B120.5~1.8μg、乙基麦芽酚0.05~0.1g、β-环糊精0.5~1.2g,余量为纯净水,总量为1000mL;还含有菊花1~6g、茯苓1~6g、百合1~6g、莲子1~8g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木耳营养保健饮料配方更优选每1000mL饮料中含有:

木耳10~15g、白糖30~70g、柠檬酸1~2g、苹果酸0.2~0.8g、柠檬酸钠0.2~0.8g、清凉醇0.1~0.5g、维生素B120.5~1.5μg、乙基麦芽酚0.05~0.1g、β-环糊精0.8~1.2g,余量为纯净水,总量为1000mL;还含有菊花1~5g、茯苓1~5g、百合1~6g、莲子1~6g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木耳营养饮料生产工艺,包含:

(1)制备木耳汁

将木耳加水浸泡1~4h,洗净、去杂,捞出后用80℃~100℃热水漂烫1~10min;通过浸泡和漂烫处理既基本去除木耳中含有的卟啉等有害物质,又对木耳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小;漂烫后破碎(可用破碎机或组织捣碎机);试验发现破碎至5mm~20mm时提取效果最佳;破碎后加5~15倍水,提取3次,每次1~2h,提取温度80℃~100℃,合并提取液,过滤,得木耳汁备用;

优选地,提取前先加1~2倍水400~600w微波处理5~10min,再加水至5~15倍提取;

(2)制备混合汁

将菊花、茯苓、百合、莲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加5~15倍水,提取3次,每次1~2h,提取温度80℃~100℃,合并提取液,过滤,得混合提取汁备用;

优选地,提取前先加1~2倍水400~600w微波处理5~10min,再加水至5~15倍提取;

微波处理通过微波辐射高频电磁波穿透萃取介质,使细胞内部温度迅速上升,细胞内部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承受能力,细胞破裂。细胞内有效成分自由流出,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提取介质捕获并溶解。微波处理后提取,缩短了提取时间、降低了提取温度、提高了提取效果。

(3)调配

将木耳汁、混合提取汁打入调配罐中,按配方称取白糖、柠檬酸、苹果酸、苹果酸、柠檬酸钠、清凉醇、维生素B12、乙基麦芽酚、β-环糊精,用纯净水化开后打入调配罐中,搅拌均匀;

(4)过滤

所述过滤为将调配好料液通过板框过滤机过滤;

(5)均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5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