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基于肟的通过[2+2+2]环加成合成吡啶衍生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7715.7 | 申请日: | 2011-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5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万伯顺;徐粉;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C07D22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基于 通过 加成 合成 吡啶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基于肟的通过[2+2+2]环加成合成吡啶衍生物的新方法。该方法所需起始原料与以往的腈类原料相比,合成简便,收率高,毒性大大减小,对空气的稳定性增强。此反应实现了由肟代替腈,通过[2+2+2]环加成合成吡啶衍生物。
背景技术
根据文献1[Chang H T.;Jeganmohan M.;Cheng C H.Org.Lett.2007,9,505-508],文献2[Cioni P,;Diversi P,;Ingrosso G,et al.J.Mol.Catal.1987,40,337-357],以及文献3[Diversi P,;Ingrosso G,;Lucherini A,et al.J.Mol.Catal.1987,40,359-377]所述通过Rhodium金属催化剂催化二炔与腈之间的[2+2+2]环加成反应,进而制备得到多取代的吡啶衍生物,以往的合成往往经过以下路线:
该合成路径使用腈作为起始原料,腈类化合物毒性大,且制备条件较为苛刻,因此寻找新的氮源是目前各研究小组普遍关注的问题。
目前通过这种[2+2+2]环加成方法制备吡啶衍生物的反应多见报道,但是以肟作为起始原料的还未见报道,本发明对起始底物腈以及催化体系做了一定的改进,实现了由肟代替腈进行此类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类基于肟的通过[2+2+2]环加成方法合成吡啶衍生物的新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文案:
该新型反应合成步骤及产物结构式如下:
R、R1、R2、R3分别为H、Me、Et或Ph,X=NTs、O、CO2Et、CO2Me、-CH2-或-CH2 CH2-;
其中,金属铑盐为Rh(NBD)2BF4,[Rh(COD)2]BF4或[Rh(COD)Cl]2;双膦配体为BINAP,H8-BINAP,SynPhos,SegPhos或MeO-BINAP;溶剂为1,2-二氯乙烷(DCE),乙酸乙酯,乙醇,四氢呋喃(THF)或甲苯;碱为Et3N,DBU,Na2CO3,K2CO3或Cs2CO3等。二炔4与铑盐的摩尔比为10~100∶1,铑盐和双膦配体的比例为1∶0.5~2,二炔4与肟3的摩尔比为1∶0.8~50,二炔4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1~1mol/L,分子筛与二炔4的质量比为1.45~2.9∶1,反应的温度在室温~80℃,反应时间为12~48h。所获得的吡啶衍生物,其产率在23~59%。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本发明设计的合成路线新颖,高效,使用的起始原料肟与以往的腈类原料相比,合成简便,收率高,毒性大大减小,对水和空气稳定,可操作性强。且此反应可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取得良好的反应效果,可以有效的替代传统的通过二炔与腈之间的[2+2+2]环加成反应制备吡啶衍生物的反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例详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述的实例。
实施例1
该新型反应合成步骤及产物结构式如下:
此反应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取三口反应瓶中,加入盐酸羟胺(66mmol,4.6g),惰性气体置换三次后加入乙醇,在加入乙醛酸乙酯6(66mmol,13.5g),搅拌下加入Et3N(66mmol,9.3mL),室温下反应。将反应液用盐酸调节PH值接近7,水相用乙醚萃取(50mL×3),合并有机相,有机相用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除溶剂后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7(产率: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7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伊维菌素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绝缘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