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控投射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198344.4 | 申请日: | 2011-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彭世雄;彭波;彭德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世雄 |
主分类号: | F41B6/00 | 分类号: | F41B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控 投射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投射领域,具体指光控投射电机。
技术背景:
最早的电磁投射武器是线圈炮,由于使用电刷等部件,发展受到限制,目前发展较快的是电磁轨道炮,其制约实战化的关键,一是如何能重复使用,要求其轨道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承受强大电流;二是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主要技术瓶颈是小型化问题;三是在极短时间内把存储的能量释放出来,一个关键部件就是大功率开关问题。此外还有弹丸的稳定飞行等关键因素。摘自‘新战争之王:电磁炮前世今生与未来’(2011.01,24日解放军报),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光控电磁投射技术,对中近程防空、反导、反卫星等防御作战和进攻型电磁投射武器的小型化,具有实战化意义,也为改进导弹、火箭、卫星等发射技术,提供一种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光控电磁投射技术,具体指光控投射电机,它由轨道磁轭、多相分布加速绕组、控制绕组和光栅及半导体控制电路组成投射电枢(加速器),由恒定直流或交流电源供电。投射电枢产生有梯度的受控运动磁场(或旋转磁场),将投射体匀加速到磁场运动的同步发射速度;用光栅控制技术(投射体自影位置跟踪)使运动磁场与投射体严格同步(或自变频),利用控制线圈控制投射体的发射姿态。对于导磁性投射体,加速力为运动磁场对投射体的电磁吸引力;对于永磁性投射体,加速力为运动磁场对投射体的电磁吸引或排斥力;对于具有金属短路环的投射体,加速力为运动磁场的电磁掼性,对投射体所产生的排斥力。定子投射电枢的加速轨道由磁轭组成,上设多相分布绕组、控制绕组和光栅,根据投射体的发射要求,可以是直线或螺旋加速型;轨道可以是单面、双面和多面管道型。投射体可以是弹丸、炮弹、导弹、卫星和飞机等,对于不同的投射体有不同的投射电机,分为直接投射和间接投射两类,前者直接投射投射体,对投射体有电磁要求;后者除定子投射电枢体外,还有电磁弹射座仓,投射体装入电磁弹射座仓投射,投射体可以是非金属物。投射电机是一种新的电磁投射技术途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形成一门新的‘光控投射电机学’,在军事和民用上都有广泛用途。
在光控投射电机学中,投射体的加速时间和发射速度由磁场力决定,可以通过绕组电流控制;运动磁场的同步运动速度:V=Lf其中:V为瞬时同步速度,L为分布绕组的相带宽度,f为多相绕组的电流换相频率;供电电源为恒定直流或交流,电流较小;用光栅及半导体电路控制运动磁场与投射体同步,稳定可靠、灵活简单,避开了电磁轨道炮的轨道材料、高功率脉冲电源和大功率开关等问题,也没有线圈炮的电刷部件限制等问题,只要善于灵活运用普通电机学的基础理论,就能迅速发展。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很多,不同的投射体,有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投射电机学),以铁质球形投射体为例,在圆台型螺旋加速轨道磁轭上,设置多相分布绕组,用光栅控制技术,控制运动磁场同步加速铁球,将铁球滚动加速至发射速度,连续、高速发射。以此为基础,做成‘电磁机关枪炮’,就是其中一种优选方式,它是一种小型化、高速、高射程的防空反导和进攻作战武器(已分案申请实用新型)。
对于火箭、导弹等一类柱体形投射体,则在直线磁轭轨道上,设置多相分布绕组、光栅和控制线圈,用光栅控制技术控制运动磁场与投射体严格同步,用控制线圈控制投射体的发射姿态,将投射体匀加速至同步发射速度,为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世雄,未经彭世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8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