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装置及具有导光装置的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0062.3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1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佳珍;陶育均;陈晏佐;林浩翔;谢承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B5/02;G02B5/04;F21V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具有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器 | ||
1.一种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搭配一侧光源使用且包括有:
一导光层,其定义有一入光面及一出光面;该入光面供该侧光源所发出的一光自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层中;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垂直,供该导光层内的该光至少有一部分自该出光面射出;以及
一反射层,将该导光层中射向该反射层的该光加以反射回该导光层;
其特征在于,
该反射层与该导光层为共押出一体成型,该反射层与该导光层之间无空气界面;在该导光层与该反射层之间定义有一反射面,且在该反射面上设置有立体的一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出光面上设有另一微结构;并且,该出光面的微结构与该反射面的微结构的深宽比数据符合以下关系式:
1.6E-02(H1/P1)*(H2/P2)1.21E-01;
其中,H1是该出光面的微结构的深度、P1是该出光面的微结构的宽度、H2是该反射面的微结构的深度、P2是该反射面的微结构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符合至少下列其中之一条件:
0.02<Rh(1/H2)<0.5,其中,Rh是该反射层的厚度,H2是该反射面的微结构的深度;以及,
该反射层的微结构的深宽比(H2/P2)值为介于0.03-0.8。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光面的微结构为非连续性的微结构,且两相邻微结构的间距G值介于0-1.4mm;并且,P2值介于80μm至250μm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更包括有至少下列其中之一:
多个扩散粒子,添加于该导光层中;
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塑料,混合于该反射层中;
多个反射粒子,添加于该反射层中;以及
一粗糙面或一控制疏密分布状雾面,形成于该出光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导光层中添加有该多个扩散粒子时,该导光层内的扩散粒子与该导光层本身塑料基材的折射率差Δn值介于0.04<Δn<0.1,该导光层内的扩散粒子的粒径介于2μm-10μm,且该导光层本身塑料基材的折射率介于1.42-1.63;
当该反射层中混合有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塑料时,其不同折射率的两种塑料的混合比例为7∶3;
当该反射层中添加有该多个反射粒子时,该反射粒子的折射率为2.2-3.2,且添加浓度小于0.5%重量百分比,且该反射粒子的粒径介于4-50μm,该反射层本身塑料的折射率介于1.6-2.5,且该反射层与该导光层两者折射率差值介于0.05-1;以及
当该出光面上具有该粗糙面时,该出光面的粗糙度Ra值介于1μm<Ra<6μ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微结构的反射均光导光装置,其中,当该出光面上具有该粗糙面时,该出光面的粗糙度Ra值是介于1μm<Ra<2.21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颖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0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装置、方法和程序
- 下一篇:一种抗菌抗蛋白吸附软涂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