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4647.2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圷正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本申请是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8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0810009893.0,发明名称为“自动分析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血液、尿等生物试样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特别涉及具备将试样容器传送至分析装置的传送装置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对如血液或尿这样的生物试样自动地进行定量、定性的自动分析装置,在需要短时间内处理多个患者样品试样的大医院、临床检查中心为主的机构中显著普及,根据处理能力开发出大型、中型、小型的各种自动分析装置。特别是分析处理多个样品试样的大型的分析装置的情况,还有如下的分析装置:将加入了样品试样的样品容器,以保持在被称作样品架的支架的状态,通过传送线路(传送装置)传送至多个分析装置,检查技师只需要将支架投入到样品架投入口,直到分析结果的输出都是自动实行的。
此时,用带式传送线路运送投入到样品架投入口的支架,在传送过程中,利用线上的条形码读取装置来识别、分析支架类别和样品。作为这样的自动分析系统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258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规模系统中,需要将预先知道浓度等的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设置在样品架中,通过定期地实施分析,来维持系统的测定精度(定量性)。这些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按照被投入样品架投入口的顺序来实施分析。另外,由于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不能以1个来适用于全部的项目(TP,GOT等分析项目),因此就成了测定多个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
在中型、小型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容纳测定试样的样品容器被放置在圆盘状的样品盘中,因此,装置操作者只需对装置输入测定指示,就能够实行校准、精度管理。
但是,在采用传送线路将支架传送至分析装置的方式的大型自动分析装置中,需要装置操作者自己将装载有容纳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的样品容器的样品架设置在装置的支架投入部中。
因此,操作者不投入装载有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的支架,就不能实行校准、精度管理。
这种情况下,对于操作者来说,即使是在一般的样品分析中,也必须准备标准试样、精度管理试样,可能会妨碍作为本来的分析装置目的,即妨碍一般样品的分析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操作者不实施投入精度管理试样的行为,该自动分析装置也能实现精度管理的自动分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进行生物试样分析的分析单元;将样品架传送至该分析机构,并且从该分析机构传送试样分注完成的样品架的传送机构;将样品供给于所述样品缓冲器的样品供给部;从所述样品缓冲器收容样品的样品收纳部。
传送机构中有代表性的例如是:传送带这样的载放支架的空间自身移动的机构,或基座不移动,用机械臂、机械爪这样结构固定样品架在基座上滑动的构造,只要是能够将样品架做任意的物理移动的结构即可。
设置能够持续保持被投入到所述样品缓冲器的精度管理试样的机构。
或者,在各分析单元中设置能够持续保持精度管理试样的第2样品架设部。
发明效果
通过将精度管理样品持续保持在装置内,能够利用标准试样的投入、试剂的残数满足规定的条件(成为0,低于指定值)、样品数过量、时间经过等要因,自动地分析精度管理试样,因而,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实现精度管理,减少操作者的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2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的保持精度管理试样的区域的图。
图3是在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对保持的精度管理试样登记各种设定的画面的图。
图4是在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投入保持在装置内的精度管理试样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投入了标准试样时,利用保持在装置内的精度管理试样,进行精度管理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适用本发明的自动分析装置中,使用了试剂时,余量满足规定的条件时,利用保持在装置内的精度管理试样,进行精度管理时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应用的自动分析装置中,各条件成立时,利用保持在装置内的精度管理试样,进行精度管理时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4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