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5095.7 | 申请日: | 201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兆;黎炜烘;黎秉富;曲金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隆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1/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28232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大沥虹岭三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磺酸二氢 麦角 毒碱缓释 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制剂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是由4种天然麦角碱组份氢化后形成的甲磺酸盐,氢化麦角汀、氢化麦角柯宁、α-氢化麦角亭、β-氢化麦角隐亭四者的比例为3∶3∶2∶1。其化学结构与多种生物胺如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HT有很多相似之处,使得它可与上述递质的受体结合,机动多巴胺和5-HT受体、拮抗肾上腺素能受体。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治疗急性脑缺血的机制在于它能通过维护三磷酸腺苷的平衡而使二磷酸腺苷的浓度下降,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血流淤滞,防止血栓形成,改善神经细胞的能量代谢和改善脑循环。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直接抑制细胞内磷酸二酯酶,抑制环磷酸腺苷增多。同时,它还以通过抑制儿茶酚胺对酶的激活作用,从而抑制突触后神经细胞Na+-K+-ATP酶和腺苷环化酶,使ATP的分解缓慢,从而使缺血神经细胞增加了对葡萄糖的利用。另一方面,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可以直接作用于α-肾上腺素能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缩舒产生交感神经阻滞作用,使血管扩张,而达到治疗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临床还发现,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能够阻断血管外周及中枢受体,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氧供,具有明显改善与增龄相关的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言语功能障碍等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因衰老而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的功能。
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片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200810181036),将药物加到粘合剂中,作为混合粘合剂加入到辅料及缓释材料中制成颗粒,压片,属于骨架型缓释片。一旦缓释片出现部分破损会导致整个制剂的释放,因此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作用持久、服药次数少、血药浓度平稳、安全性更高的剂型的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基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交囊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包括空心胶囊以及设置在空心胶囊中的缓释微丸,按重量计,所述缓释微丸由70%~95%的载药丸芯、5%~30%的缓释层组成,所述载药丸芯包括1%~30%的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30%~90%的辅料以及1%~5%的粘合剂。
优选地,所述载药丸芯由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辅料、粘合剂混合后制成,所述辅料为赋形剂,所述赋形剂为乳糖、淀粉、微晶纤维素、糊精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载药丸芯由辅料外覆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及粘合剂制成,所述辅料为空白丸芯,所述空白丸芯为微晶纤维素丸芯或淀粉丸芯。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优选地,缓释层由包衣材料、添加附加剂制成,所述附加剂包括抗粘剂、增塑剂、致孔剂。
优选地,所述抗粘剂的用量为占包衣材料干重的50%~100%。。
优选地,包衣材料为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合物或乙基纤维素,包衣材料在缓释微丸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30%,致孔剂的用量为占包衣材料干重的3%~30%,增塑剂的用量为占包衣材料干重的10%~30%。
优选地,所述甲基丙烯酸树脂聚合物为EudragitNE30D或EudragitRS30D或EudragitRL30D,所述乙基纤维素为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
优选地,抗粘剂为滑石粉。
优选地,所述致孔剂为乳糖、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600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柠檬酸三乙酯、甘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一种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缓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载药丸芯的制备:
按重量计,将1%~30%的甲磺酸二氢麦角毒碱以及30%~90%的辅料以及1%~5%的粘合剂制成载药丸芯,干燥;
2)包缓释层:
将载药丸芯置于流化床中,采用底喷或测喷的方式,将配置好的缓释层材料喷到载药丸芯的表面,制得缓释微丸;
3)熟化:
将缓释微丸在30℃~50℃下熟化8~14小时;
4)制成胶囊:
将熟化后的缓释微丸灌入空心胶囊中。
优选地,包缓释层增重为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隆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隆信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5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渗透压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的快速制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