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除接触孔工艺中桥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8407.X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磊;李俊峰;赵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1/205 | 分类号: | H01L21/205;H01L21/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除 接触 工艺 中桥 方法 | ||
1.一种消除接触孔工艺中桥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设备的腔室进行清洁,该清洁工艺包括设定清洁菜单,在上述清洁菜单中,设置多步的适应性保护薄膜沉积工艺,用以在所述腔室的侧壁上形成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该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保护所述腔室的侧壁,使所述腔室的侧壁在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工艺中不会受到等离子体的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应性保护薄膜的材料为SiO2、Si3N4、SiON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为SiO2、Si3N4、SiON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的叠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为多层SiO2形成的叠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为多层富硅SiO2形成的叠层,富硅SiO2的折射率大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适应性保护薄膜为多层富氧SiO2形成的叠层,富氧SiO2的折射率小于1.5。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步的适应性保护薄膜形成工艺中,交替改变薄膜沉积的SiH4和O2气体流量的比值,以获得不同折射率组分的薄膜覆盖,提高适应性保护薄膜的致密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步的适应性保护薄膜形成工艺中,交替改变薄膜沉积的射频功率的参数,以提高适应性保护薄膜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变的射频功率参数包括改变等离子体分布浓度和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沉积一层或任意多层适应性保护薄膜后,在腔体保养维护时对所述腔室的侧壁进行增加粗糙度的擦刮,改善表面性能,提高适应性保护薄膜的粘附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840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