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保鲜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9305.X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家望;吴洁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家望;吴洁珊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广东秉德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保鲜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鲜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柑橘采收后防腐保鲜的药剂,同时涉及该药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柑橘是我国水果生产中最重要的品种之一,种植面积广,产量逐年递增,已成我国南方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明代广东就有“民多种柑橘以图利”的记载,广东的潮州碰柑、新会陈皮、湛江红江橙,早已享有盛誉。
柑橘贮藏期病害的防治,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化学防腐方法。20世纪50年代,国际上使用的主要药剂有联苯、联苯酚钠和硼砂等,60年代改用苯并咪唑类药剂,但是有由于抗药性等问题,70年代后改用抑霉唑等杀菌剂。但是由于交互抗性的发展,使得原有的杀菌剂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在产业生产上不断有新的杀菌剂用于柑橘贮藏期病害的控制。
柑橘其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全球的柑橘生产和消费主要分为鲜食和加工两大类,目前世界鲜食柑橘的消费比较稳定,约占柑橘总产量的55%,我国绝大部分柑橘以鲜食为主,因此大量的柑橘必须通过贮藏延长供应期。因此寻找一种简便、快捷、适用且保鲜效果好的方法显得极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保鲜剂,其能有效地防止柑橘贮藏期的烂果发生,延长柑橘保质期限,提高柑橘品质。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成的柑橘保鲜剂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柑橘保鲜剂的保鲜方法,能使保鲜期更长。
上述各技术问题分别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柑橘保鲜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配比关系的成分混合组成:杀菌剂,0.2-0.8g;对氯苯氧乙酸,0.1-0.3g;丙酮,0.001-0.002L;吐温20,2-5g;壳聚糖,10-20g;水,1L。
所述杀菌剂包括醚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杀菌剂中一种或多种。
其中,醚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烯肟菌酯均可以为市购的原药杀菌剂,对氯苯氧乙酸钠可以为市购的原药。
经使用本发明柑橘保鲜剂对柑橘进行处理后,能有效地防止柑橘贮藏期的烂果发生,延长柑橘保质期限,提高柑橘品质。
一种制备上述柑橘保鲜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所述配比关系称取各成分,备用;
(2)在杀菌剂中加入丙酮溶解;
(3)将步骤(2)所得的溶液和吐温20、对氯苯乙酸、壳聚糖、水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柑橘保鲜剂。
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301)在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吐温20和适量(这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杀菌剂、丙酮、吐温20的特性来控制)的水;
(302)将对氯苯乙酸溶于剩余的水;
(303)将步骤(301)所得的溶液和步骤(302)所得的溶液混合,再加入壳聚糖,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柑橘保鲜剂。
上述方法的另进一步方案是,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
(301)在步骤(2)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吐温20和适量的水;
(302)将对氯苯乙酸和壳聚糖溶于剩余的水;
(303)将步骤(301)所得的溶液和步骤(302)所得的溶液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柑橘保鲜剂。
本发明的制备上述柑橘保鲜剂的方法,工艺简单,制成的柑橘保鲜剂具有良好的保鲜作用。
一种使用上述柑橘保鲜剂的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收的柑橘鲜果放置24h后,浸入所述柑橘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使整个鲜果沾有保鲜剂,捞出晾干,并用保鲜袋对柑橘鲜果进行单个包装并将袋口扎紧,置于室温。
本发明的使用上述柑橘保鲜剂的保鲜方法,处理过程简便,用所述保鲜剂处理柑橘,再结合保鲜袋单个包装,能有效抑制柑橘在贮藏期发生病害,降低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强柑橘在贮藏期的抗病性,同时减少柑橘失水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柑橘的贮藏保鲜期;另外本发明在常温下就能进行保鲜,简单、实用、成本低,保鲜效果好;非常适合缺乏冷藏设施的农户小规模贮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柑橘保鲜剂,由下列配比关系的成分组成:醚菌酯,0.4g;对氯苯氧乙酸,0.2g;丙酮,0.001L;吐温20,2g;壳聚糖,20g;水,1L。即本实施例中的杀菌剂为醚菌酯。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家望;吴洁珊,未经冯家望;吴洁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93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媒体实时导通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戴帽陶瓷杆的梳型介质谐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