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态下池窑熔化部池底开孔安装热电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1617.4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兴;薛亮;张红泉;钟树强;翁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3 | 分类号: | C03B5/03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态下池窑 熔化 部池底开孔 安装 热电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池窑中开孔安装热电偶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热态下池窑熔化部池底开孔安装热电偶的方法,属于一种在玻璃池窑熔化部池底开孔安装热电偶的技术,安装好的热电偶用于探测玻璃池窑内的玻璃液的温度。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玻璃池窑的池底熔化部都安装有用于探测玻璃液温度的热电偶,这些热电偶均是在池窑建设过程中安装于池窑底部的,这就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窑炉建成后,如果热电偶的位置不合适,将无法调整热电偶的位置,因为建成后的池窑处于工作状态中,也就是处于热态中,此时,有玻璃液从池窑底部流过,所以,无法调整热电偶的位置,从而降低了玻璃池窑的整体性能,影响玻璃池窑的正常使用;2、如果玻璃池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电偶损坏的情况,将无法对玻璃池窑中的监测点的温度进行监测,从而造成熔化部玻璃液温度监测点分布不到位而使得玻璃熔质的质量不理想,影响产品的品质;3、当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安装在池窑底部的热电偶时,就需要停止玻璃池窑的运行,妨碍生产的顺利进行,给玻璃池窑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了无法在热态下安装热电偶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热态下池窑熔化部池底开孔安装热电偶的方法的特点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根据热电偶的损坏和/或需要测试的点的情况在池窑熔化部池底确定打孔位置;
b、对所述打孔位置持续冲水,该冲水的水流量在80升/时-600升/时之间,在冲水的过程中,采用钻孔机在所述打孔位置钻孔;
c、判断是否钻孔结束,若未结束,则执行步骤b直至钻孔结束;若结束,使所述钻孔机上的钻头在钻成的孔内停留5分钟以上,在钻头停留过程中,持续对所述打孔位置冲水;
d、取出钻头,安装热电偶。
可选地,本发明对所述打孔位置持续冲水包括冲出的水流对准钻孔机上的钻头与池窑的接触处进行冲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在钻头停留过程中采用步骤b的冲水条件对所述打孔位置持续冲水;所述步骤d中在拔出钻头和安装热电偶的过程中,均采用步骤b的冲水条件对所述打孔位置持续冲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步骤b中当钻孔机停止钻孔操作后,将钻孔机上的钻头从孔中退出80mm-160mm。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步骤c中钻孔机上的钻头在孔内停留的时间在5分钟-25分钟之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判断是否钻孔结束包括:察看从孔里出来的碎末中是否有透明物质,若有,则钻孔结束,反之,则,钻孔未结束。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池窑熔化部池底所开孔的孔径为0.01m,所述冲水时的水流量都在100升/时-200升/时之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池窑熔化部池底所开孔的孔径为0.02m,所述冲水时的水流量都在200升/时-300升/时之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池窑熔化部池底所开孔的孔径为0.03m,所述冲水时的水流量都在300升/时-400升/时之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池窑熔化部池底所开孔的孔径为0.04m,所述冲水时的水流量都在400升/时-500升/时之间。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池窑熔化部池底所开孔的孔径为0.05m,所述冲水时的水流量都在500升/时-600升/时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由于根据热电偶的损坏情况和/或者测试的需要安装热电偶,所以,窑炉建成后,如果热电偶的位置不合适,可以再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热电偶的位置或者重新安装热电偶,提高了玻璃池窑的整体性能,不会影响玻璃池窑的正常使用;再者,通过冲水量的控制,不仅保证池窑底部的耐火材料不会炸裂,而且,保证流经打孔位置的玻璃液的冷却而其他处的玻璃液仍然流动,所以,如果玻璃池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热电偶损坏的情况或者需要设置新的测试点时,无需停止玻璃池窑的运行就能够调整或者更换安装在池窑底部的热电偶,不会妨碍生产的进行,给玻璃池窑的使用带来较大的便利。
2、在钻孔的过程中,冲水过程中的水流要对准钻孔机的钻头和池窑熔化部池底的接触面进行冲水,使得水能够有效的进入钻孔内,这些水就能够有效的起到冷却池窑熔化部池底和孔周围的玻璃液,为安装热电偶提供基础,提高钻孔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了孔的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陶粒保温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