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2076.7 | 申请日: | 201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3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卓磊;王玮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F3/30 | 分类号: | G05F3/3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技术 消除 失调 影响 基准 电路 | ||
1.一种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包括全差分调制器(106),所述全差分调制器(106)的第一输入端(116)与第四电阻(R4)及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全差分调制器(106)的第二输入端(117)与第五电阻(R5)相连,且全差分调制器(106)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全差分调制器(106)的输出端运算放大器(107)的输入端相连,运算放大器(107)的输出端与解调器(108)的输入端相连,解调器(108)的输出端与滤波器(109)的输入端相连;第四电阻(R4)对应于与第一输入端(116)相连的另一端与滤波器(109)的输出端相连,第五电阻(R5)对应于第二输入端(117)相连的另一端与滤波器(109)的输出端相连;第三三极管(Q3)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端及集电极端均接同一参考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全差分调制器(106)包括第一开关管(110)及第四开关管(113);第一开关管(110)通过第二开关管(111)及第三开关管(112)与第四开关管(113)相应的端部相连;第一开关管(110)与第四开关管(113)的控制端与时钟信号相连,第二开关管(111)及第三开关管(112)的控制端与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开关管(110)、第二开关管(111)、第三开关管(112)及第四开关管(113)均为NMOS管或C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三三极管(Q3)及第四三极管(Q4)均为PNP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解调器(108)包括第五开关管(114)及第六开关管(115),第五开关管(114)与第六开关管(115)一端对应相连形成输出端;第五开关管(114)及第六开关管(115)的控制端分别由时钟信号及对应的反相时钟信号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第五开关管(114)及第六开关管(115)均为NMOS管或CMOS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斩波技术消除失调影响的带隙基准电路,其特征是:所述滤波器(109)为低通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未经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2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丸剂
- 下一篇:多功能行李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