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14965.7 申请日: 2011-07-29
公开(公告)号: CN102321590A 公开(公告)日: 2012-01-18
发明(设计)人: 王强斌;李峰;陈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7/04 分类号: C12N7/04;C12N7/02;C12N15/37;C12N15/70;C07K14/0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不对称 病毒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对病毒衣壳蛋白表面进行基因改造,使病毒衣壳蛋白同时带有耦合的功能基团和分离基团,然后将该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与野生型病毒衣壳蛋白充分混合,并控制该两种病毒衣壳蛋白的比例,同时根据病毒衣壳蛋白的总量加入相应无机纳米颗粒,实现病毒纳米颗粒的可控组装,获得不对称功能化的纳米颗粒,即目标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衣壳蛋白包括SV40衣壳蛋白VP1,所述功能基团包括半胱氨酸,所述分离基团包括His-ta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在SV40衣壳蛋白的VP1 Loop中引入Cys,即,在第74位氨基酸突变为Cys,并在第139位插入His-tag,构建载体His-mvp1,并在生物体中实现表达,经纯化,获得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 

ⅱ.取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与原野生型SV40衣壳蛋白wtvp1充分混合,通过调节该两种衣壳蛋白的比例,实现对组装体病毒纳米颗粒个体中该两种衣壳蛋白成分比例的控制,根据衣壳蛋白总量与无机纳米颗粒物质的量比60:1~180:1添加无机纳米颗粒,在低盐溶液中透析完成共组装;

ⅲ.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分离纯化组装产物,除去同种病毒衣壳蛋白自组装的产物,获得单一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ⅳ.用蔗糖连续密度梯度法对步骤ⅲ获得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进行分离,获得大小均一的不对称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具体为:

将His-mvp1表达质粒用氯化钙法转入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在 LB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并诱导表达重组蛋白His-mvp1,其后依次经离心、破碎和柱层析处理,获得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

所述LB培养基中还含有抗生素和诱导剂,所述抗生素包括氨苄青霉素和/或氯霉素,所述诱导剂包括IPT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ⅰ包括如下步骤:

a、将His-mvp1表达质粒用氯化钙法转入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涂平板至少12 h后,挑取单克隆接入L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于37℃恒温振荡培养过夜,其后按照1%接种量转接于LB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于37℃恒温振荡培养,并加入诱导剂,在25℃~37℃继续诱导培养,离心收集菌体;

b、 将收集到的菌体清洗后重悬于binding buffer中进行超声破碎,离心破碎后的菌液,取上清液进行柱层析,获得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ⅱ具体为:将摩尔比1:50~1:11的His-mvp1与wtvp1充分混合,并添加无机纳米颗粒,无机纳米颗粒与衣壳蛋白总分子数的比例控制为60:1~180:1,在低盐溶液中透析完成共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中所获得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具有正二十面体结构,其外壳是由1个His-mVP1五聚体和11个wtvp1五聚体组成,中心是无机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ⅲ具体为:

采用镍亲和层析法,首先以15-30 mM咪唑溶液除去不带有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的组装产物,即无功能基团和分离基团的病毒纳米颗粒;然后取200~1000 mM咪唑溶液洗脱得到组装产物中只含有一个改造后的病毒衣壳蛋白His-mvp1单元的病毒纳米颗粒,即不对称病毒纳米颗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49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