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性混合池测序基因克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16454.9 | 申请日: | 201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彭海;张静;周俊飞;章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C12Q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孟阿妮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性 混合 池测序 基因 克隆 方法 | ||
1.一种隐性混合池测序基因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亲本杂交构建分离群体;按每个个体目标性状的差异对分离群体分池,获得隐性池,通过对亲本的高通量测序获得显性与隐性亲本特异位点,与隐性混合池测序结果比较获得候选位点;通过PCR检测隐性池中每一基因型候选位点,或通过富集隐性池中候选位点后重测序的方式确定目标位点;PCR扩增克隆目标基因,并通过遗传互补实验验证所克隆基因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混合池测序基因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分离群体:利用分别含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分离构建分离群体;
(2)隐性池的获得:随机选择分离群体中目标性状为隐性的个体组成隐性池;
(3)DNA提取:取两个亲本的组织,分别提取并获得两个亲本的基因组DNA;同时将隐性池中个体组织等量混合后再提取DNA,获得隐性池DNA;
(4)确定候选位点:按高通量测序流程分别构建亲本与隐性池文库,PCR并高通量测序;按直接组装方式,初步构建两亲本与隐性池全基因组,比对两亲本基因组序列,分别获得显性亲本与隐性亲本中的特异片段;进一步分析亲本基因组后,获得特异片段可能的等位关系;将显性亲本中的特有片段与隐性池测序片段对比,获得隐性池中没有出现过的片段,即为候选位点;
(5)目标基因克隆:通过在隐性池中富集候选位点后再次高通量测序,或通过PCR方式检测隐性混合池中每一单株每一候选位点;分析显性亲本中特有的候选位点是否在隐性池中出现,若没有出现,则为目标性状的基因位点;通过比对亲本基因组的方式获得基因的全长序列,PCR扩增克隆目标基因;
(6)克隆基因的功能验证:按通用的遗传互补实验验证所克隆基因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性混合池测序基因克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利用遗传距离近的纯系亲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64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央空调扇叶
- 下一篇:一种冷却水塔的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