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窗的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18622.8 | 申请日: | 2011-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3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涉武信行;池田敏治;井出芳和;曾我部洋;西田靖彦;柴田直树;桥田光二;丰原利宪;横山畅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J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崔巍 |
地址: | 日本广岛县***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窗的支撑结构,该前窗的支撑结构包括:开放剖面框架,具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开放剖面而且沿前窗的下边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支撑部件,以连结开放剖面框架的上面部与下面部的状态设置在该开放剖面框架内部。
背景技术
自以往,作为支撑前窗(例如玻璃制的前窗玻璃)的结构,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331720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9-6801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06004号(以下称为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结构。
如图14所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前窗的支撑结构具有包括车颈外板61与车颈内板62的车颈部63。车颈外板61上经由粘结剂64而支撑有前窗玻璃65。此外,还设置有从车颈内板62的下部正面向车颈外板61的前部背面延伸的支柱66,在该支柱66、车颈内板62及车颈外板61之间形成闭合剖面67。由此来提高前窗玻璃65的支撑刚性,并确保NV(noise and vibration)性能亦即降低噪声及振动的性能。
此外,上述支柱66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设置有折曲部66a。由此,当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输入时,以折曲部66a为起点来促进支柱66变形,从而在发生车辆向前方碰撞(前碰撞)到行人时实现保护行人。另外,图14中,箭头F表示车辆前方。这一点在后述的图15、图16中也相同。
图14所示的以往结构中,虽然具有可兼顾NV性能与行人保护性能的优点,但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必须使用支柱66在车颈部63内部形成闭合剖面67,因此,车颈部63周围的布局受到限制。
如图15所示,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前窗的支撑结构具有包括车颈外板71与车颈内板72的车颈部73。车颈外板71上经由粘结剂74而支撑有前窗玻璃75。此外,在车颈内板72的下部前方设置有板材76,并且在该板材76的后部上表面与上述车颈外板71的前部背面之间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件77。由此,确保车颈部73的上下方向的刚性,实现NV性能的提高。
这样,图15所示的以往结构中,可借助车颈部具有的高刚性来确保NV性能,但另一方面,对于前碰撞时的行人保护则必须另行采取措施。即,图15的以往结构中,为确保行人保护性能而必须另行设置该图所示的气囊装置78等在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输入时使加强件77折曲或变形的装置,因此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
如图16所示,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前窗的支撑结构具有包括车颈外板81与车颈内板82的车颈部83。车颈外板81上经由粘结剂84而支撑有前窗玻璃85。此外,在车颈内板82的下部前表面与车颈外板81的前部下表面之间设置有支柱86,并且在该支柱86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上设置有折曲部86a。由此,当来自上方的冲击负荷输入时,以折曲部86a为起点来促进支柱86变形,从而实现行人保护。
这样,图16所示的以往结构中,虽然具有可确保行人保护性能的优点,但存在NV性能差的问题。即,图16的以往结构中,支撑车颈外板81下表面的支撑部仅为形成在支柱86上端上的前后宽较小的折曲部86b这一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因车辆行驶时作用于前窗玻璃85的力(因行驶风等而产生的力)而导致该前窗玻璃85整体如鼓膜般振动,因该膜振动而产生的隆隆声(booming noise)会成为车室内噪音而被乘员感觉得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NV性能的确保与行人保护性能的确保的前窗的支撑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前窗的支撑结构包括:开放剖面框架,具有向车辆前方开口的开放剖面而且沿前窗的下边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支撑部件,以连结所述开放剖面框架的上面部与下面部的状态设置在该开放剖面框架的内部;其中,所述开放剖面框架在所述上面部的局部上具有支撑所述前窗的所述下边部的窗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后侧支撑部,安装于所述开放剖面框架的所述上面部;前侧支撑部,在向车辆前方离开所述后侧支撑部的位置安装于所述开放剖面框架的所述上面部;其中,所述开放剖面框架的所述窗支撑部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侧支撑部与所述后侧支撑部之间。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具有向前方开口的开放剖面的开放剖面框架的上面部设置有支撑前窗的窗支撑部,因此在车辆发生前碰撞时(行人被撞上前窗上时)开放剖面框架的上面部比较容易变形,从而可较好地确保行人保护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未经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8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