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0347.3 | 申请日: | 2011-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胡敏达;王冬江;张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11 | 分类号: | H01L21/311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景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半导体器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够在衬底上形成线条状图案的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关键尺寸的不断减小,以例如氮化钛TiN为代表的硬掩模技术逐渐在后端制备工艺中成为主流。在硬掩模技术中,为了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硬掩模,通常采用如图1A-图1E所示的处理:
1)在衬底101上沉积TiN层102;
2)在TiN层上沉积底部抗反射涂层(Barc)(未示出);
3)在Barc上涂覆光致抗蚀剂层;
4)对光致抗蚀剂层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103,从而使得一部分Barc暴露出来,如图1A所示;
5)使用Cl2和O2的混合气体对暴露出来的Barc进行反应离子刻蚀,以去除该部分Barc,从而露出下面的TiN;
6)使用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对露出来的TiN进行反应离子刻蚀,以去除该部分TiN;
7)去除衬底上的光致抗蚀剂,从而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TiN层104,如图1B所示。
然后,在图案化的硬掩模基础上,再次涂覆光致抗蚀剂层、进行曝光和显影,形成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105,如图1C所示。
接下来,通过两步刻蚀在衬底上形成期望的沟槽。
第一步刻蚀以图1C所示的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为掩模对衬底进行刻蚀,形成通孔106,然后去除光致抗蚀剂层(如图1D所示),接着继续以图案化的硬掩模为掩模对衬底进行刻蚀,最终在衬底上得到期望的沟槽107(如图1E所示)。
同时,随着关键尺寸的减小,光致抗蚀剂层的线宽粗糙度(Line Width Roughness,LWR)对于与时间相关电介质击穿(Time dependent dielectric breakdown,TDDB)的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图2所示,光致抗蚀剂的线宽粗糙度分为低频线宽粗糙度(L-LWR)和高频线宽粗糙度(H-LWR)。现有技术中,有人提出:在进行刻蚀之前通过CHF3对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进行预处理,从而改善光致抗蚀剂的高频线宽粗糙度。Engelmann也提出了一种利用C4F8/Ar对光致抗蚀剂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Engelmann.S“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s of advanced photo-resists with C4F8/Ar discharges”,Journal of Vac Science&Technology B:2009)。
但是,因为基于氟的气体会腐蚀氮化钛等硬掩模,所以这些处理方法不能应用在具有硬掩模的工艺制程中。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任何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形成线条状图案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对所述光致抗蚀剂层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以减小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的线宽粗糙度;以及对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图案化的衬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作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对所述光致抗蚀剂层进行等离子体预处理,以减小图案化的光致抗蚀剂层的线宽粗糙度;以及对衬底进行刻蚀,形成图案化的衬底。
优选地,等离子体预处理步骤包括:第一预处理,使用溴化氢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或者使用甲烷和惰性气体的混合气体对所述光致抗蚀剂层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当进行第一预处理时: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处理的气压为5-15mTorr,更优选地,第一预处理的气压为5-10mTorr。
优选地,第一预处理的时间为5-15秒,更优选地,第一预处理的时间为5-9秒。
优选地,当惰性气体为氦气时,所述溴化氢和氦气的分压比为3∶1至5∶1;当惰性气体为氩气时,所述溴化氢和氩气的分压比为5∶1至10∶1。
优选地,当惰性气体为氦气时,所述甲烷和氦气的分压比为2∶1至3∶1;当惰性气体为氩气时,所述甲烷和氩气的分压比为1∶1至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0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