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2570.1 | 申请日: | 2011-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2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军;李海英;叶光斗;何云;姜猛进;冷平;李守群;王华全;晏明;王建;刘婵;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14 | 分类号: | D01F6/14;D01F11/06;D01D5/06;D01D10/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溶程 70 水溶性 聚乙烯醇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聚乙烯醇(以下简称PVA)纤维 ,尤其涉及一种70℃水溶性PVA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长久以来一直被用作服用维尼纶的制造,而维尼纶本身所固有的一些缺陷(染色性不佳、耐热水性差等)阻碍了其作为服用纤维进一步发展,水溶性PVA纤维的生产为聚乙烯醇的应用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我国作为聚乙烯醇生产大国和服装面料生产大国,聚乙烯醇水溶纤维有着丰富的原料来源和销售市场。目前市场上的水溶性PVA纤维大多存在着入水收缩大、溶程较宽的缺点。
70℃水溶性PVA纤维通过包括原液制备、纺丝制备初生纤维和纺丝后处理等步骤制得的,70℃水溶性PVA纤维虽具有低收缩的特点,但纤维溶程较长:即在较低温度时就开始溶化,但要到较高温度时才能完全溶解;目前市场上70℃水溶性PVA纤维,放入20℃自来水中后升温,开始时纤维并不散开,似不溶解,随着温度升高(大约每分钟升温5℃),缠在玻璃棒上的纤维逐渐减少,表明纤维逐渐溶解,溶完时的温度约为84℃,溶解后的溶液浑浊。这样溶程较长,当其在纺织和造纸方面应用时使得纺织退维过程十分困难,造纸过程中干燥温度很难控制,从而出现纺织面料退维不干净和纸页强度出现时大时小、不均匀的问题。
上述,根据70℃水溶性PVA纤维的结构分析和测试,水溶性PVA纤维的溶程指:水溶纤维质量损失10%时的温度为开始溶解温度,其与完全溶解时的温度差即为其溶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本发明水溶性纤维溶程小、入水收缩率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按以下技术措施实现,其中所述原料份数除特别说明外,均为重量份数。
一种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它是通过包括原液制备、纺丝步骤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步骤后还对纺丝所得初生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所述改性处理所用改性液为丙烯酰胺与碱催化剂的甲醇溶液。
上述改性处理后还要进行后处理,所述后处理是将经改性后的初生纤维在紧张状态下送入120~280℃的烘焙装置进行干热定型,定型时间2~10分钟,拉伸倍数2~6倍,最后上油、切断、打包。
上述丙烯酰胺为市售,上述碱催化剂优选为硼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任意组合。
上述丙烯酰胺与碱催化剂的甲醇溶液中丙烯酰胺的质量百分浓度为5%-10%,优选为5%;碱催化剂在所述溶液中的质量百分浓度为3%-6%,优选为5%。
上述改性处理是将纺丝所得初生纤维在上述改性液中浸泡10-180秒,优选为30秒。
一种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液制备、纺丝、上述改性处理和后处理步骤,所述原液制备是将二甲基亚砜和甲醇按85:15~93:7的重量份比混合,再将聚乙烯醇加入到上述二甲基亚砜和甲醇混合溶剂中,于温度50~100℃反应1~5小时;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2000,醇解度为97-99%。
上述纺丝是将纺丝原液加压过滤、脱泡从喷丝头喷出到-15~5℃的凝固浴中成型,凝固浴为0:100~30:70的二甲基亚砜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纤维经1~6倍拉伸形成初生纤维。
上述后处理是将经改性后的初生纤维在紧张状态下送入120~280℃的烘焙装置进行干热定型,定型时间2~10分钟,拉伸倍数2~6倍,再经上油、切断、打包。
具体地说,一种小溶程70℃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配制改性液
将丙烯酰胺和氢氧化钠加入到甲醇中,其中丙烯酰胺与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浓度分别为5%;
2、原液制备
将二甲基亚砜和甲醇按92:8的重量份比混合,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将PVA2099加入到上述二甲基亚砜和甲醇混合溶剂中,于温度50~100℃反应1~5小时,制成质量百分浓度10~30%的溶液;
3、 纺丝
采用孔径0.06~0.20mm的喷丝头,将纺丝原液加压过滤、脱泡,于温度50~100℃经计量泵、过滤器,从喷丝头喷出到-15~5℃的凝固浴中成型,凝固浴为0:100~30:70重量份比的二甲基亚砜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纤维经1~6倍拉伸形成初生纤维;
4、改性处理
将上述初生纤维在上述改性液中浸渍30秒;
5、 改性的初生纤维后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四川大学,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25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