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0031.2 | 申请日: | 2011-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4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斌;程翼宇;黄红霞;陈晨;王旭文;李安平;郝润才;菅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471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光谱 测定 复方 苦参 注射液 过程 多种 成分 含量 方法 | ||
1.一种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实现:
(1)建立校正模型: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苦参和白土茯苓药材渗漉液作为校正样本集,以传统分析方法测得渗漉液中多种成分的含量作为参考值,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得到校正样本集相应的近红外光谱图,选择合适的光谱波段和预处理方法,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被测样品中多种成分含量与特征光谱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
(2)校正模型外部验证:取已知多种成分含量的苦参和白土茯苓药材渗漉液样品,在步骤(1)相同条件下测定其近红外吸收光谱,根据步骤(1)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样品中多种成分的含量预测值,并与已知含量进行比较,预测值的标准误差均值低于20%;
(3)校正模型的应用:按同样方法扫描得到待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图,选用同样的光谱波段和预处理方法,将特征光谱信息输入步骤(1)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预测出苦参和白土茯苓药材渗漉液中多种成分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种成分含量包括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黄酮三叶豆紫檀苷、总糖含量以及含固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样本集的收集方法是取不同批号的苦参和白土茯苓药材,按照苦参∶白土茯苓=7∶3的重量比混合,粉碎成0.2mm-0.81mm的粗粉,加入粗粉重量10-15倍体积的1wt%醋酸水溶液,浸泡24h后,装入渗漉装置中,压实,以粗粉重量5-10倍的1wt%醋酸水溶液为漉液进行渗漉,渗漉时间24h,流速0.5ml/min,每隔一段时间收集样品,确保样品各成分含量分布具有一定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样本集在采集光谱前先进行样品的前处理:将样品以四层滤纸过滤,于1000-1200rmp离心5-15min,取上清液进行光谱采集和含量测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正样本集中多种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是:
(1)采用HPLC法测定氧化苦参碱和氧化槐果碱含量:
HPLC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以含10mol/L戊烷磺酸钠的0.04wt%磷酸水溶液为水相A,乙腈溶液为有机相B,梯度洗脱步骤:0-34min为3.0%A相,35-50min为3.0%-7.0%A相,51-60min为7.0%-10%A相,60-70min为10%A相,70-71min为10%-50%A相;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
(2)采用的HPLC法测定黄酮三叶豆紫檀苷含量:
HPLC色谱条件:C18柱;流动相:乙腈∶水=30∶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柱温35℃;
(3)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
配制一系列浓度已知的葡萄糖标准溶液,490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以吸收值对浓度作标准曲线,精密量取稀释一定倍数后的样品溶液1mL于具塞锥形瓶中,加入1ml苯酚溶液,沿瓶壁缓缓加入10ml浓硫酸,搅拌2min,静置1h,在490nm处测定紫外吸收值,代入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总糖浓度;
(4)采用烘烤法测定含固量:
精密量取一定体积的样品于干燥至恒重的玻璃称量瓶中,置干烤箱中,于105℃烘至恒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谱的采集方式及采集条件:采用透反射法采集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相关参数:分辨率8cm-1,扫描次数64次,增益4x,扫描光谱波长范围4000-10000cm-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光谱测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渗漉过程多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包括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则变换、微分和平滑及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003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