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头孢拉定或Cefroxadine的中间体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32768.8 申请日: 2011-08-15
公开(公告)号: CN102267953A 公开(公告)日: 2011-12-07
发明(设计)人: 马坚;陈阳;陆静云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丰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249/18 分类号: C07D249/18;C07D207/46;C07D501/22;C07D501/59;C07D501/06
代理公司: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代理人: 樊文红
地址: 210009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合成 头孢 cefroxadine 中间体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成头孢拉定或Cefroxadine的中间体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医药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头孢拉定(Cefradine)为美国施贵宝制药公司于1972年研究成功的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构式如IV所示,其化学名称为(6R,7R)-7-[(R)-2-氨基-(1,4-环己二烯)-乙酰基]氨基-3-甲基-8-氧-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一水合物。头孢拉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株)、溶血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敏感菌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高度耐受;临床上对呼吸道感染症、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以及骨和关节的感染、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和高度安全性,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IV。 

头抱拉定对胃酸稳定,可同时供口服和注射使用,其药代动力学性质良好。空腹口服后吸收迅速、安全,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体内不易代谢,可广泛分布至全身组织,各组织中药物浓度均远高于主要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6小时内90%以上的主药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Cefroxadine是一类新的头孢类抗生素,其二水合物Cefroxadine Hydrate结构式如V所示,其化学名称为:(6R,7R)-7-[[(2R)-2-氨基-2-(1,4-环己二烯)乙酰基]氨基]-3-甲氧基-8-羰基-5-硫杂-1-氮杂二环[4.2.0]-2-辛烯-2-羧酸二水合物。 

V。 

Cefroxadine作为一种口服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有广谱抗菌作用, 其抗菌谱与头孢克洛相似。其抗菌活性强于头孢氨苄。临床上用于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生殖系统(包括前列腺)等部位的感染,也常用于中耳炎。其口服吸收良好,血清为1小时,12小时内大部分从尿排泄。在作为一种儿童用药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而且对高度危险性糖尿病病人无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中,US5034522中公开了一种路线1所示的合成头孢拉定的方法: 

路线1。

JP1991148282中公开了一种路线2所示的合成Cefroxadine的方法: 

路线2。

上述两个现有技术中的合成的方法均是D-2-氨基-2-(1,4-环己二烯)乙酰氯盐酸盐与头孢拉定及Cefroxadine相应的头孢母核缩合制得。其中所用的D-2-氨基-2-(1,4-环己二烯)乙酰氯盐酸盐,需自行制备,难度较高,且产品性质不稳定,不利于保存和使用。而且利用该方法对水分和温度的要求也较高。 

郝建明等报道了一种路线3所示的合成头孢拉定的方法(郝建明, 林瑞祥. 头孢拉定的合成. 黑龙江医药. 2004. 17(1). 26-27)。 

 

路线3。

该方法需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而且后处理的操作周期长,工艺复杂,给工业化生产带了一定的难度。 

综上,上述现有技术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克服以上缺陷,需要更适合的中间体,利用更加温和简单的条件来制备头孢拉定及Cefroxadine等具有双氢苯甘氨酸结构的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对含有双氢苯甘氨酸结构的一类化合物,特别是头孢拉定及Cefroxadine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氨基保护的双氢苯甘氨酸的活性酯(化合物I)中间体化合物,利用该化合物为关键中间体合成头孢拉定及Cefroxadine的路线,原料易得,稳定,反应过程更简捷,条件更加温和,后处理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产品纯度更高,可满足药用产品的质量要求。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合成头孢拉定或Cefroxadine的中间体化合物,其化学名称为:D-2-(叔丁氧羰基)氨基-2-(1,4-环己二烯)乙酸酯,其结构式如化学结构式I所示: 

I

其中,R为或。

二、本发明所述的合成头孢拉定或Cefroxadine的中间体化合物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丰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丰融化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27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