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952.4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秦伟;吴宗凯;聂立水;刘中奇;薛智德;赵荟;张宏芝;邝高明;王晶;谢静;常存;李扬;关立新;郑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 陡坡 地形 造林 方法 | ||
1.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并根据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及其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
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木本植物;
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的比例和位置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类型进行林木栽植;
所述黄土坡面的微地形是指黄土坡面上的以下一种或多种局部地形: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
所述浅沟和切沟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黄土侵蚀沟发育过程的两种初级状态,是由于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在汇集过程中的集中股流冲刷下切而形成的;
所述塌陷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陷穴或集中股流溯源侵蚀形成的凹陷状地形;
所述缓台指所述黄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显小于整个坡面平均坡度的平缓地段;
所述陡坎指所述黄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显大于整个坡面平均坡度的陡峭地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地形的横径大于1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本植物包括乔木和/或灌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土坡面包括阴坡、阳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9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