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3952.4 | 申请日: | 2011-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科;赵磊磊;张岩;秦伟;吴宗凯;聂立水;刘中奇;薛智德;赵荟;张宏芝;邝高明;王晶;谢静;常存;李扬;关立新;郑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土 陡坡 地形 造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困难的黄土高原陡坡营造人工林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沟壑密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350-650mm,其中7-9月降雨量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且多暴雨,造成了严重水土流失。该区由于多年来土地不合理利用,林草覆被率低,植被恢复重建的主限制性因素是水分条件。为改善该地区生态环境,近30多年来,先后启动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工程建设采取先易后难的建设顺序,目前该区困难立地占宜林地面积比例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干旱阳向陡坡,土壤水分条件差,且林草地不具备灌溉条件,使干旱陡坡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植物恢复与重建速度缓慢,成为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急需攻克技术瓶颈问题之一。
现有技术中,黄土区造林主要包括径流林业、集水补灌、地面覆盖、种子包衣、抗旱树种选育等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是按传统的沿等高线设计一定等距离株距和行距进行树种配置。然而,在黄土高原坡面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坡面地形起伏不平,存在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等微地形,由于微地形对降水及径流的二次分配作用,使坡面土壤水分存在异质性,坡面不同微地形中土壤水分等微生境条件差异较大,导致这些以传统等距方式栽植的林木最终不能全部存活或生长差,从而造成整个坡面的造林存活率和保存率往往很低。同时,这些方法一般都需要较大规模的整地,投入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造林较简单、存活率高、保存率高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包括步骤:
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并根据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及其植被恢复与重建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
然后,在相同立地条件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木本植物;
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的比例和位置以及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类型进行林木栽植;
所述黄土坡面的微地形是指黄土坡面上的以下一种或多种局部地形: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
所述浅沟和切沟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黄土侵蚀沟发育过程的两种初级状态,是由于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在汇集过程中的集中股流冲刷下切而形成的;
所述塌陷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陷穴或集中股流溯源侵蚀形成的凹陷状地形;
所述缓台指所述黄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显小于整个坡面平均坡度的平缓地段;
所述陡坎指所述黄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显大于整个坡面平均坡度的陡峭地段。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由于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并根据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及其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困难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然后在相同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木本植物种;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的比例和位置以及植物群落结构进行林木栽植。形成仿拟自然生态环境的乔、灌、草配置模式,适合在气候干旱、植被生长困难的黄土高原陡坡营造人工林地,人工造林较简单、存活率高、保存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黄土区陡坡微地形造林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步骤:
首先,划分黄土坡面的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并根据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和不同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难易程度,确定对应的主要植被类型;
然后,在相同造林立地条件类型的坡面内,调查局部微地形的数量和特征,并根据所述微地形的不同生境条件确定所述微地形内相应的木本植物;
最后,根据立地类型和微地形共同决定的乔木或灌木树种的比例和位置及植物群落结构配置进行林木栽植。所述黄土坡面的微地形是指黄土坡面上的以下一种或多种局部地形:浅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
所述浅沟和切沟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黄土侵蚀沟发育过程的两种初级状态,是由于降雨形成的地面径流在汇集过程中的集中股流冲刷下切而形成的;
所述塌陷指所述黄土坡面上的陷穴或集中股流溯源侵蚀形成的凹陷状地形;
所述缓台指所述黄土坡面上局部坡度明显小于整个坡面平均坡度的平缓地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