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业务工单发送方法、装置以及业务工单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35417.2 | 申请日: | 201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20006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业务 发送 方法 装置 以及 处理 系统 | ||
1.一种业务工单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缓冲处理单元确定接收到的用户的业务工单为实时工单,即时向父工单处理单元发送;否则,在父工单处理单元中工单数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向父工单处理单元发送;
父工单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业务工单按照用户所请求的业务拆分为子工单并发送至工单发送控制单元;
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按照预先设定的各工单类型的发送规则,将确定出工单类型的子工单发送至与工单类型对应的子工单处理单元;
所述子工单处理单元向各子工单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发送子工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缓冲处理单元向父工单处理单元发送业务工单的过程,具体包括:
缓冲处理单元确定接收到的用户的业务工单为实时工单时,将所述业务工单加入即时发送缓冲表,所述即时发送缓冲表中的工单即时向父工单处理单元发送;和/或
缓冲处理单元确定接收到的用户的业务工单为非实时工单时,将所述业务工单加入非即时发送缓冲表,并监控父工单处理单元中的工单数量,非即时发送缓冲表中的工单在父工单处理单元中的工单数量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向父工单处理单元发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单发送控制单元确定子工单的工单类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之一或组合:
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根据子工单携带的业务指令和配置的业务指令抵充规则,确定存在其他子工单携带抵充业务指令时,确定所述子工单和携带抵充业务指令的其他子工单为抵充子工单,否则确定所述子工单为非抵充子工单;所述抵充业务指令为与所述业务指令存在抵充关系的业务指令;
对于非抵充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根据子工单携带的业务指令和配置的业务指令依赖规则,确定存在其他子工单携带依赖业务指令时,确定所述子工单和携带依赖业务指令的其他子工单为依赖子工单,否则确定所述子工单为非依赖子工单;所述依赖业务指令为与所述业务指令存在依赖关系的业务指令;
所述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根据配置的异步业务类型,判断出所述依赖子工单或非依赖子工单携带的业务指令对应的业务为异步业务时,确定所述依赖子工单或非依赖子工单为异步子工单;否则,确定所述依赖子工单或非依赖子工单为非异步子工单。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先设定的各工单类型的发送规则,将确定出工单类型后的子工单发送至与工单类型对应的子工单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对于确定出的抵充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将抵充子工单的处理结果设置为成功;
对于确定为异步子工单的依赖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按照依赖关系将其发送至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
对于确定为非异步子工单的依赖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按照依赖关系将其发送至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
对于确定为异步子工单的非依赖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按照同号码子工单以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号码子工单以优先级高低顺序将其发送至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
对于确定为非异步子工单的非依赖子工单,工单发送控制单元按照同号码子工单以时间先后顺序、不同号码子工单以优先级高低顺序将其发送至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工单发送控制单元监控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的工单数量,若大于第二设定阈值,则停止向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发送子工单;否则,继续向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发送子工单。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工单处理单元向各子工单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发送子工单,具体包括:
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子工单按照接收子工单的时间先后顺序向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发送子工单;
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子工单的处理结果设置为成功,并按照接收子工单的时间先后顺序向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发送子工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工单处理单元向各子工单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发送子工单,还包括:
监控非异步子工单处理单元接收到的子工单中高优先级子工单的数量,若大于第三设定阈值,将所述高优先级子工单发送至对应的工单处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54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