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作模具钢Cr8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110238868.1 | 申请日: | 201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何健宏;王世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型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8 | 分类号: | C22C38/18;C22C38/16;C22C3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罗晶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作 模具钢 cr8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作模具钢Cr8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钢铁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高碳高铬冷作模具钢常用牌号为Cr12和Cr12MoV,Cr12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如下:C:2.00~2.30%、Si≤0.40%、Mn≤0.40%、P≤0.030%、S≤0.030%、Cr:11.5~13.00%,余量为铁,其特点是由于高碳、高铬含量而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适宜制造高耐磨、微变形、高负荷服役条件下的冷作模具,但亦存在不足之处,Cr12钢碳含量超过2%,共晶碳化物不均匀性严重,使模具冲击韧性较差,易脆裂。Cr12MoV钢为避免韧性差的缺点,降低了碳含量同时加入钼和钒,减少且细化了共晶碳化物,从而改善了韧性,但由于碳含量降低,使其耐磨性降低,而且成本相对增加。
现有的Cr12系列冷作模具钢的生产方法是:电炉冶炼→精炼→铸锭→钢锭退火处理(有的需要:开坯→电渣重熔→钢锭→退火处理)→转锻造厂→加热→锻造→锻后热处理,这种方法虽然目前应用广泛,但是其存成本高、工艺繁杂的缺点。由于这类钢属于高碳高铬合金钢,要进行工艺改革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尚没有钢厂能够通过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Cr12存在钢碳含量超过2%,共晶碳化物不均匀性严重,冲击韧性较差,易脆裂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高淬透性和较好韧性的冷作模具钢Cr8,能够避免由于韧性差导致脆裂的情况发生,同时具有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冷作模具钢Cr8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工艺更简单、耗费时间少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冷作模具钢Cr8,其特点在于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如下:
C:1.10~1.20%,Mn:0.30~0.60%,Si≤0.40%,P≤0.030%,S≤0.030%,Cr:7.00~8.00%,Cu≤0.25%,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还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优选如下:C:1.10~1.20%,Mn:0.30~0.60%,Si:0.01~0.40%,P:0.001~0.03%,S:0.001~0.03%,Cr:7.00~8.00%,Cu:0.01~0.25%,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是:所述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配比优选如下:C:1.15%,Mn:0.40%,Si:0.40%,P:0.030%,S:0.030%,Cr:7.5%,Cu:0.25%,余量为铁。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冷作模具钢Cr8的生产方法,其特点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初步熔炼,采用中频炉中进行初步熔炼:
首先,控制中频炉的出钢量为30-32T/炉,每炉配料结构为:Cr-Fe合金料4吨,废钢料27吨,高Mn合金料0.18吨;
其次,先在中频炉内加入部分废钢料,然后把调节碳含量的废电极块加入炉内,再添加废钢料直到把所述废电极块压住,通电熔炼直至废钢料开始融化;当炉内废钢化成钢水的部分小于或等于1/2时,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炉内钢水中的C的重量百分含量调整为1.10~1.20%;当炉内废钢化成钢水的部分大于1/2时,取样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炉内钢水中的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调整为7.00~8.00%;
2)出钢,当C和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达到工艺要求,即达到C的重量百分比含量调整为1.10~1.20%、Cr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7.00~8.00%时,将中频炉中的初步熔炼钢水转入钢包,从中频炉中转出的钢水的温度T=1550~1580℃;
3)精炼、连铸,在精炼炉中进行精炼,然后上连铸机,方法如下:
首先,将第2)步形成的钢包放入精炼炉坑内,依次进行吹Ar(吹Ar是专业术语,一般吹Ar是通过底部的吹Ar装置进入钢包内的过程)、搅拌、加热后,再将脱氧造渣材料依次加入炉内进行脱氧造渣,即依次加入石灰、脱氧剂、硅铁和碳化硅,依次加入脱氧造渣材料的时间间隔为5-8分钟,保持还原气氛(还原气氛是专业术语,转炉中精炼时造渣的情况),渣面脱氧;根据渣子的碱度加入萤石,以调整渣子的流动性;渣子的碱度是渣子的一种性质,合适的碱性能降低钢中氧的含量和提高脱硫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型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型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8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焊接网混凝土轨枕
- 下一篇:一种旁流水处理设备倒置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