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其前T载体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2359.6 | 申请日: | 2011-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63 | 分类号: | C12N15/63;C12N15/66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及其 构建 方法 与其 | ||
1.一种T载体,为两个末端均带有3’-dT突出的线性载体,所述两个3’-dT突出末端的旁侧序列满足当所述T载体与两端带3’-dA的PCR产物相连后,在插入片段两端能形成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所述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为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为Hind III酶切位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T载体与两端带3’-dA的PCR产物相连后,除PCR产物自带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外,仅含有两个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为用产生平末端的酶酶切前T载体后,产生带有平末端的线性分子,随后在所述线性分子的末端添T后获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平末端的酶为EcoRV。
6.如权利要求4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分子末端添T时所用的酶为Taq DNA polymerase。
7.如权利要求1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为用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酶切前T载体后获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T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3’-dT突出的酶为Xcm I。
9.一种前T载体,为环状的质粒载体,包括多克隆位点,其中:所述多克隆位点包含一段共有下列五个酶切位点的DNA片段,两个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切位点,两个鉴定用酶切位点和一个产生平末端的酶切位点;所述产生平末端的酶切位点位于两个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切位点之间;所述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切位点经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酶切后在载体上能产生两个3’-dT突出末端;所述两个3’-dT突出末端的旁侧序列满足当经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酶切后的所述载体与带3’-dA的PCR产物相连后,在插入片段两端能形成所述的两个鉴定用酶切位点;所述两个鉴定用酶切位点为同一种酶的酶切位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前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3’-dT突出末端的酶切位点为Xcm I酶切位点,所述鉴定用酶切位点为Hing III酶切位点,所述产生平末端的酶切位点为EcoR V。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前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T载体由现有的质粒载体中的多克隆位点采用所述DNA片段替换后获得。
12.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前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DNA片段的序列为:SEQIN NO:1。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前T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T载体为将pUC19经Hing III和EcoR I酶切后连入下列序列的片段获得:
5′-AGCTCGCACGCCAAGCTTCGCTTGGGATATCCAAGCGAAGCTTGGATCGTACCGTCA-3′
|||||||||||||||||||||||||||||||||||||||||||||||||||||
3′-GCGTGCGGTTCGAAGCGAACCCTATAGGTTCTCTTCGAACCTAGCATGGCAGTTTAA-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235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