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响用薄片和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5489.5 | 申请日: | 201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4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弘;铃木克典;福岛敏晴;奥村幸正;井上公词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7/04 | 分类号: | H04R7/04;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葛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响 薄片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音响用薄片,其特征在于,在由晶体取向性均匀的合成树脂片制成的基体上,分散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基体的晶体取向性不同的变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用薄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所述合成树脂片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剥离而形成的层间剥离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用薄片,其特征在于,在拉伸试验中的断裂应变为0.4mm/m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响用薄片,其特征在于,每5cm2形成1个以上具有所述层间剥离部且冲击斑直径为200μm以上的所述变化区域。
5.一种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准备由晶体取向性均匀的合成树脂片制成的基体的工序,和
通过对所述基体局部地施加冲击,从而分散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基体的晶体取向性不同的变化区域的施加冲击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加冲击工序中,所述合成树脂片在厚度方向上发生剥离而形成层间剥离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加冲击工序中,使用喷丸处理对所述基体局部地施加冲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处理中使用的冲击粒子对所述基体实施撞击的压力为0.05MPa~0.7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处理中使用的冲击粒子,在与所述基体相距50mm~400mm的距离被释放。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处理中使用的冲击粒子选自金属、陶瓷或盐类。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丸处理中使用的冲击粒子的粒径为50μm~200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工序:在所述基体的与施加所述冲击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使用支撑材料对所述基体进行支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材料选自发泡橡胶、硅橡胶或铝。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音响用薄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加冲击工序中,通过使用具有所述基体硬度以上的硬度的所述支撑材料,使得所述合成树脂片在厚度方向上剥离从而形成层间剥离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4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