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搬运船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6384.1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坂井贤吉;山崎悦男;玉岛正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14 | 分类号: | B63B3/14;B63B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3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搬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船技术和船舶设计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搬运船。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搬运船的船首形状是由吃水线以上倾斜首柱和吃水线以下垂线间长的2%~3.5%左右的球状突起物的组合形状,这样,相对于船的全长,垂线间长就占了约95%的比例,由于船的长度不可能再增加,所以船的方形系数也不可能在变小,因此船的推进性能也受到制约,从而船就显得比较肥胖,使得船的推进性能受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卸货时受到靠岸港湾的设备等条件的制约,船的全长和船的垂线间长的最大长度也是有限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推进阻力,提高破浪性能的汽车搬运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搬运船,所述搬运船包括船体、船首,船体的一端与船首相连接,船首上设有一竖直设置垂线和一横向设置的满载吃水线,垂线和满载吃水线相交,垂线置于船首方向约2%~3%水平设置的垂线间长的位置,船首置于满载吃水线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倾斜形第一首柱置于垂线的外侧,倾斜形第一首柱与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20°,船首置于满载吃水线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第二首柱与垂线相平齐或置于垂线的内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汽车搬运船的方形系数为0.5~0.6时,汽车搬运船的船首位于满载吃水线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船首位于满载吃水线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船的全长与垂线间长比为96%~100%的汽车搬运船的船首位于满载吃水线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船首位于满载吃水线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首柱的首端形状为锐角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船首垂线的位置移至船首方向约2%~3%垂线间长的位置,这样形成新的垂线和新的垂线间长,满载吃水线以下部分的船首形状为垂直形或倾斜形,这样船型的方形系数可以减小2%~3%,推进阻力系数也能减少,并且满载吃水线下方有球形截面形状,推进系数得到减少,满载吃水线附近的船首形状由于垂线间长的延伸,尖端呈锐角状,从而进一步减少推进性能系数,且使得破浪性能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汽车搬运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首柱为垂直形的汽车搬运船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首柱为倾斜形的汽车搬运船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船体、2-船首、3-垂线、4-满载吃水线、5-第一首柱、6-第二首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2至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汽车搬运船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搬运船包括船体1、船首2,船体1的一端与船首2相连接,船首1上设有一竖直设置垂线3和一横向设置的满载吃水线4,垂线3和满载吃水线4相交,垂线置于船首方向约2%~3%水平设置的垂线间长的位置,经过船首计划满载吃水线跟船首柱的前外板相交的点的垂线(船首垂线fore perpendicular简称为F.P.)与经过船尾舵页中心的那条垂线(船尾垂线aftperpendicular简称为A.P.)的水平距离称作垂线间长,简而言之就是艏部垂线与艉部垂线的水平距离。,船首2置于满载吃水线4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5,倾斜形第一首柱5置于垂线3的外侧,倾斜形第一首柱5与船首垂线之间的夹角为5~20°,船首2置于满载吃水线4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6,第二首柱6与垂线3相平齐或置于垂线3的内侧,本发明优选汽车搬运船的方形系数为0.5~0.6时,汽车搬运船的船首2位于所述满载吃水线4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5,船首2位于所述满载吃水线4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6,以及船的全长与垂线间长比为96%~100%的汽车搬运船的船首2位于满载吃水线4上部的部位为倾斜形第一首柱5,船首2位于满载吃水线4下部的部位为带有球形切面的垂直或倾斜形第二首柱6,第二首柱6的首端形状为锐角状。
与传统的船型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船首垂线的位置移至船首方向约2%~3%垂线间长的位置,这样形成新的垂线3和新的垂线间长,满载吃水线4以下部分的船首形状为垂直形或倾斜形,这样船型的方形系数可以减小2%~3%,推进阻力系数也能减少,并且满载吃水线下方有球形截面形状,推进系数得到减少,满载吃水线4附近的船首形状由于垂线间长的延伸,尖端呈锐角状,从而进一步减少推进性能系数,且使得破浪性能得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明德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6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