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47169.3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平;姚冬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58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多孔 氮化 陶瓷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淀粉与水在40~90℃下搅拌,制得预凝胶化淀粉;
b)向预凝胶化淀粉中加入氮化硅、烧结助剂、粘结剂及消泡剂,球磨使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浆料;
c)将步骤b)制得的混合浆料浇注成型,进行脱气、固化、使样品完全冻结及冷冻干燥处理,制得多孔氮化硅陶瓷坯体;
d)升温脱除步骤c)制得的多孔氮化硅陶瓷坯体中的有机挥发物;
e)进行烧结,烧结后样品随炉冷却,即得所述的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淀粉与水的质量比为0.01∶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搅拌时间为5~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氮化硅、烧结助剂、粘结剂及消泡剂与水的质量比依次为:(0.5~1)∶(0.01~0.1)∶(0~0.1)∶(0.001~0.0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结助剂为Y2O3、Y(NO3)3、Yb2O3、Lu2O3、Nd2O3、Ee2O3、Al2O3、SiO2、Li2O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以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聚乙烯醇或甲基纤维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剂为正辛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脱气处理为:在真空干燥箱中,于常温、100Pa以下真空脱气10分钟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固化处理为:在50~90℃的密闭烘箱内固化30~9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使样品完全冻结处理为:使样品在低于-10℃的低温环境中放置4~48小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冷冻干燥处理为:在0~80℃和5~100Pa的环境下冷冻干燥6~48小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的升温脱除有机挥发物的操作为:在空气中以低于2℃/min的升温速率升到600℃,然后保温1~12小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的烧结条件为:在氮气气氛下,以5~10℃/min升到1300~1950℃,然后烧结保温1~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71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