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49485.4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9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叶;袁宁生;闵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3/06;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
由0.5-3重量份的沙棘和0.5-3重量份的蒲黄这两味原料药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沙棘和蒲黄的两味原料药制剂中,沙棘和蒲黄的重量份均为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3-3重量份的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沙棘、蒲黄和昆布三味原料药制剂中,沙棘、蒲黄和昆布的重量份均为1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剂型是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滴丸剂、颗粒剂、糖浆剂、合剂、酒剂、口服液剂或口含片剂。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制剂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1)取沙棘和蒲黄,加体积浓度比为30%-95%的乙醇回流提取1-3次,每次4-10倍,每次提取1-3小时,滤过,滤液合并,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醇提液;
(2)将经步骤(1)所得的醇提液于大孔树脂上样,以0.3-3倍柱体积水洗脱,洗脱液弃去;
(3)将经步骤(2)洗脱得的醇提液,以0.5-5倍柱体积、体积浓度比为10%-30%的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后弃去;
(4)将经步骤(3)洗脱得的醇提液,以0.5-8倍柱体积、体积浓度比为31%-95%的乙醇洗脱,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至25-60℃时相对密度为1.0-1.4,得沙棘蒲黄浸膏;
(5)将步骤(4)所得的沙棘和蒲黄浸膏加入适量辅料,得到沙棘蒲黄浸膏的中间体,再制成所需剂型,即得沙棘和蒲黄两味原料药制剂;
(6)取昆布,加水煎煮1--4次,每次6--15倍量水煎0.5--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毫升相当于0.2-5克生药,加乙醇至体积浓度比为30%--90%,进行醇沉,离心,取沉淀,得昆布提取物;
(7)将步骤(4)所得的沙棘蒲黄浸膏与步骤(6)所得的昆布提取物合并,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得到沙棘蒲黄浸膏和昆布提取物的中间体,再制成所需剂型,即得沙棘、蒲黄和昆布三味原料药制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沙棘和蒲黄分开按照步骤1)至步骤4)的方法进行提醇、脱洗、浓缩得相应的单味浸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抗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制得的沙棘蒲黄浸膏的中间体或步骤7中)制得的沙棘蒲黄浸膏和昆布提取物的中间体中,含有以下有效成分:
异鼠李素:0.01%-11.0%(G/G);
槲皮素:0.01%-11.0%(G/G);
山奈酚:0.02%-21.0%(G/G);
异鼠李素-3-0-新橙皮苷:0.02%-21.0%(G/G);
香蒲新苷:0.01%-18.0%(G/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948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布机
- 下一篇:一种红脂大小蠹实验种群的饲养观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