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0275.7 | 申请日: | 201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6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张文广;郑春生;陈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268 | 分类号: | H01L21/268;H01L21/82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应力 氮化 工艺 中光阻 失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组件集成度越来越高,散热和量子隧道效应成为芯片小型化工艺技术的新的难题,而应变硅技术(Stain silicon)采用一种成本相对较低、可大规模应用的方法来加大硅原子间距,从而减小电子通行所受到的阻碍,即减小了电阻,器件的发热量和能耗得到一定的降低,运行速度则得以提升,而这段扩张的空间就是电子流动的空间,从而有效降低了散热问题和量子隧道效应。
当集成电路特征线宽缩小到90nm以下时,人们逐渐引入了高应力氮化硅技术来提高载流子的电迁移率。通过在N/PMOS上面淀积高拉或高压应力氮化硅作为通孔刻蚀停止层(Contact Etch Stop Layer,简称CESL)。尤其在65nm制程以下,为了同时提高N/PMOS的电迁移率,有时需要采用双应力层技术(Dual Stress Layer,简称DSL)以同时淀积高拉和高压应力氮化硅于不同的MOS上。
当采用DSL技术,利用选择性刻蚀技术将位于PMOS上面的高拉应力氮化硅、以及NMOS上面的高压应力氮化硅去除时,由于光阻对于氮化硅薄膜中游离的N元素比较敏感,容易中毒而导致光阻曝光效率下降,容易产生光阻残余等缺陷,最终导致光阻定义出的尺寸不一致而使得工艺达不到要求。
图1-3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传统DSL工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例如,如图1-3所示,进行传统的DSL工艺时,会淀积高拉应力(tensile)氮化物层11覆盖MOS器件1上,以作为NMOS的通孔刻蚀阻挡层,然后旋涂光刻胶12覆盖张应力层11,继续曝光、显影后去除NMOS上的光刻胶时,由于张应力层中游离的N元素比较敏感,以至中毒而导致光阻曝光效率下降,从而在NMOS上遗留残余光阻13,从而造成后续工艺缺陷;同样,当淀积高压应力(Comp)氮化物层,光刻、刻蚀形成PMOS的通孔刻蚀阻挡层时,也同样会在光刻工艺中产生有残余光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在一衬底上形成有多个第一、第二半导体器件,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第一、第二半导体器件所包含的第一、第二栅极结构及衬底上,淀积第一氮化物层;
步骤S2:在He或Ar环境中采用紫外光对第一氮化物层进行照射处理后,采用光刻、刻蚀工艺,去除第二半导体器件上的第一氮化物层;
步骤S3:在第二半导体器件所在的衬底及第二栅极结构上,依次淀积第二氮化物层,其中,所述第二氮化物层同时还覆盖剩余的第一氮化物层;
步骤S4:在反应腔室内通入He或Ar气体,在紫外光环境下对第二氮化物层进行照射处理后,采用光刻、刻蚀工艺,去除剩余的第一氮化物层上的第二氮化物层。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器件为NMOS器件,所述第二半导体器件为PMOS器件。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结构为NMOS栅极结构,所述第二栅极结构为PMOS栅极结构。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第二栅极结构均包括有栅氧化层、栅极、侧墙和薄氧化层,所述栅氧化层设置在栅极和衬底之间,所述侧墙覆盖所示栅极的侧壁及邻近该栅极的衬底上,薄氧化层覆盖在栅极的上表面及暴露出的衬底上表面。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第一氮化物层为高拉应力氮化物层,第二氮化物层为高压应力氮化物层。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氮化物层和所述第二氮化物层的制备顺序可以互换。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在紫外光环境下对第二氮化物层进行照射处理时,其环境温度为300-500℃。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在紫外光环境下对第二氮化物层进行照射处理时,其环境气压为2-8torr。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在紫外光环境下对第二氮化物层进行照射处理的时间为10-300s。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在反应腔室内通入He或Ar气体的气体流量为10000-20000sccm。
上述的预防在双应力氮化硅工艺中光阻失效的方法,其中,通入He或Ar气体的喷头与第一、二氮化物层的间距为0.1-0.5inc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02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室内灯具的可靠性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器材检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