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和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424.1 | 申请日: | 2006-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岳;塚本浩史;高仓由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5/63;C12N1/21;C12N1/15;C12N1/19;C12N5/10;C12N1/20;C12P19/18;C12R1/01;C12R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罗天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乳糖 唾液酸 转移酶 及其 编码 基因 生产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6年03月31日,申请号为200680012544.3(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6/306896),名称为“新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及其编码基因和生产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β-半乳糖苷-α2,3-唾液酸转移酶、编码该酶的基因、生产该酶的微生物和该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糖转移酶是与生物体内的糖蛋白、糖脂等的糖链的生物合成相关的酶。而且,其反应生成物即糖蛋白、糖脂等的糖链(以下称复合糖糖链)在生物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例如,已知糖链是一种重要的分子,其主要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作为处于分化、发育的细胞间及细胞-细胞外基质信号传导、复合糖的靶标而发挥作用。
如上述,糖链有着非常重要的功能,与此相应的具体例子是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人们制备了增加糖链的数目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从而提高了其寿命,现在已经实现商品化。
今后,像这样利用糖链的医药产品、功能性食品等的开发是可以预期的。因此,作为糖链的合成、生产手段,糖转移酶的重要性正在提高。
至今为止,已经从人、小鼠、大鼠和酵母等真核生物中分离出约150种以上的糖转移酶基因,并已进一步在以CHO细胞、大肠杆菌等为宿主细胞的生产系统中表达具有糖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另一方面,从原核生物细菌中也分离出数种糖转移酶基因,并已进一步在使用大肠杆菌的重组生产系统中表达具有糖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还阐明了其底物特性、各种酶化学性质。
在构成糖链的糖中,从糖链功能的观点来看,多存在于非还原末端的唾液酸是极其重要的糖,因而,在现在越来越重要的糖转移酶中,唾液酸转移酶是需求最高的酶之一。
关于α2,3-唾液酸转移酶及其基因,已有许多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来源的产物的报道(例如参见Harduin-Lepers,A.et al.,Biochem.J.,15;352 Pt1:37-48(2000);Young-Choon Lee et al.,J.Biol.Chem.,23;274(17):11958-67(1999);Lee,Y-C.et al.,J.Biochem.,216,377-385(1993);Chang,M-L.et al.,Glycobiology,5,319-325(1995);Gillespie,W.et al.,J.Biol.Chem.,267,21004-21010(1999))。但是,这些动物来源的酶的问题是纯化困难、无法大量获得因此价格非常高,而且作为酶、其稳定性不好。
与此相对,有报导称已从属于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弯曲杆菌属(Campylobacter)、嗜血杆菌属(Hemophilus)和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的微生物中获得了微生物来源的α2,3-唾液酸转移酶及其基因(例如参见WO97/047749、WO99/049051、WO01/077314、WO03/027297)。但是,尚未有从属于弧菌科的微生物获取的报导,也未有属于弧菌科的微生物中存在具有α2,3-唾液酸转移酶活性的蛋白质的报导。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97/047749A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WO99/049051A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WO01/077314A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WO03/027297A号小册子
非专利文献1:Harduin-Lepers,A.et al.,Biochem.J.,15;352Pt 1:37-48(2000)
非专利文献2:Young-Choon Lee et al.,J.Biol.Chem.,23;274(17):11958-67(1999)
非专利文献3:Lee,Y-C.et al.,J.Biochem.,216,377-385(1993)
非专利文献4:Chang,M-L.et al.,Glycobiology,5,319-325(1995)
非专利文献5:Gillespie,W.et al.,J.Biol.Chem.,267,21004-21010(199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4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