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846.9 | 申请日: | 201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1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许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K1/00;B60L15/00;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月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94 | 代理人: | 吴宝泰;何宜章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子 程式 电动汽车 前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出现和发展成为减缓燃油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的一个有效途径,各汽车制造厂都在大力寻求电动汽车的发展。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现状决定了目前开发的电动车普遍存在续驶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问题,这大大制约和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动车的接受;电动汽车前舱设计普遍存在结构欠安全、不合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电动汽车的前舱设计中,存在的各零部件布置不协调出现的噪音过大、空间利用不充分、线束管路走向乱、质量分布不均匀、整体布置欠美观及整车安全性欠佳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在电动汽车前舱中设有前舱安装横梁(15),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将电动汽车前舱分上下两层布置,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上层布置增程式发电机组(10),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下方布置驱动电机(1)和电动空压机(11),所述驱动电机(1)和所述电动空压机(11)不发生接触。
进一步,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上层还布置电机控制器(3)、蓄电池(4)、分线盒(5)、膨胀水壶(8)及溢流壶(6)。
进一步,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下层还布置变速箱(14)、电子水泵(13)、真空罐(19)以及直流转换器(17)。
进一步,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分别搭接到车身右主纵梁和左悬置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增程式发电机组(10)采用三点悬置固定方式,悬置点分别在车身右主纵梁和所述前舱安装横梁(15)上。
进一步,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7)布置在所述增程式发电机组(10)正上方,所述空气滤清器(7)固定在增程器上。
进一步,电动真空泵布置在离驾驶室较远的车身左主纵梁外侧以及电动空调压缩机通过悬置支架布置在离驾驶室较远的副车架上方共同减小噪音。
进一步,所述电机控制器(3)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的正上方,便于驱动电机三相线(2)和高、低压线束的布置。
进一步,所述分线盒(5)布置在所述蓄电池(4)上方,便于线束的走向及分线盒内部元件的维修。
该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充分利用传统燃油车的前舱空间和构架,在考虑整车安全性和NVH的前提下,通过设置前舱安装横梁形成上下分层布置结构,将各个部件分别安装在上下层,在保证各部件工作环境前提下,实现各部件的均衡布置,线束管路走向整齐,以达到前舱设计的合理和美观要求。
(2)本发明由于在前舱安装横梁上层布置增程式发电机组,以及在前舱安装横梁下方布置驱动电机和电动空压机,上述三部件工作时会发生震动,以上部分分离设置可以减少三者相互干扰,同时也可以减小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等轴视图;
图2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左视图;
图7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右视图;
图8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前舱安装横梁上方的布置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转子增程式电动汽车前舱结构的前舱安装横梁下方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三相线;3—电机控制器;4—蓄电池; 5—分线盒;6—溢流壶;7—空气滤清器;8—膨胀水壶;9—散热器; 10—增程式发电机组;11—电动空压机;12—电动空压机悬置支架; 13—电子水泵;14—变速箱;15—前舱安装横梁;16—副车架;17—DC-DC转化器;18—电动真空泵;19—真空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管绕制牵引机
- 下一篇:吸热反应用双流化床反应器及吸热反应的供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