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1894.8 | 申请日: | 201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生悦住麻人;中村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配有车门玻璃的车门窗框部、在车门窗框部内设置车门把手、对车身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的车辆用门。
背景技术
车辆用门配有:车门主体部;设置在车门主体部的上方的车门窗框部;在车门主体部及车门窗框部内升降的车门玻璃。车门窗框部具有:构成上框的第一窗框部;构成后框的第二窗框部;切出有供这些第一窗框部和第二窗框部结合的角部的切口部;在第一窗框部及第二窗框部的范围内具有沿着切口部的轮廓的装饰件。第一窗框部及第二窗框部由通过滚压成型而形成的滚压窗框形成。
通过该车辆用门,能够任意地形成第一窗框部及第二窗框部的角部的弯曲程度,因此能够对车门窗框部的上端后部赋予期望的弯曲形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6688号公报
这里,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门的车门窗框部通过第一窗框部构成上框,通过第二窗框部构成后框。
通过滚压成型而形成的滚压窗框不能较大地弯曲。即,在与安装在车门开口部上的挡风条抵接的密封线弯曲较大的情况下,滚压窗框有时不能追随该弯曲。因此,也考虑使车门窗框部的部位中弯曲较大的部位形成为由冲压成形而成的两张板形成的封闭截面的构造。
但是,在车门窗框部设置把手托架,在该把手托架上设置对门主体进行开闭的车门把手的情况下,会导致板数量增加、门重量增加,从而导致成本上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密封线较大弯曲的设计、并且即使在车门窗框部设有车门把手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轻量化及成本的降低的车辆用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车辆用门,对设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其特征在于,车辆用门具有:车门主体部;车门窗框部,设置在车门主体部的上方、并且配置有车门玻璃;把手装置,对被设置在车门主体部上的闩锁机构进行操作,车门窗框部具有:沿车门开口部的上部延伸,与车门主体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通过滚压成型而成形的滚压窗框;被接合在滚压窗框及车门主体部上、安装有把手装置、并且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把手托架。
本发明技术方案2的车辆用门,其特征在于,在车门开口部设置挡风条,使挡风条与滚压窗框的车内表面(车内侧的面)抵接,把手托架具有密封线设定部,该密封线设定部从安装有把手装置的安装面向车内侧拉制(突出),并且和与滚压窗框的车内表面连续的挡风条抵接,密封线设定部具有从车外侧观察时从安装面向车内侧凹入的凹部,在凹部形成用于握持把手装置的车门把手的搁手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3的车辆用门,其特征在于,把手托架在设定在密封线设定部上的密封基准线的两侧具有安装装饰件的安装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4的车辆用门,其特征在于,把手托架由:设置在车内侧、通过冲压成形而成的第一冲压板;设置在车外侧、通过冲压成形而成的第二冲压板构成,由第一冲压板及第二冲压板形成封闭截面。
本发明技术方案5的车辆用门,其特征在于,使第二冲压板的前端与第一冲压板的前端相比位于车身后方,在第二冲压板的前端与第一冲压板的前端之间配置有:摆动自如地支承把手装置的车门把手的支持机构;将车门把手的运动传递到闩锁机构的传递部件。
发明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通过车辆用门对设在车身上的车门开口部进行开闭。车辆用门具有:车门主体部;设在车门主体部的上方、并且配置有车门玻璃的车门窗框部;对设在车门主体部上的闩锁机构进行操作的把手装置。
车门窗框部具有:沿着车门开口部的上部延伸、与车门主体部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通过滚压成型而成形的滚压窗框;被接合在滚压窗框及车门主体部上、安装有把手装置、并且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把手托架。
即,使滚压窗框与车门主体部经由通过冲压成形而成形的把手托架连结起来,因此能够实现设计成使密封线较大弯曲的车辆用门。
此外,利用安装有把手装置的把手托架来构成车门窗框部,因此,例如与在车门窗框部设置专用的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车辆用门的轻量化和成本的降低。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2中,在车门开口部上设置挡风条,使挡风条与滚压窗框的车内表面(车内侧的面)抵接。
在把手托架上具有密封线设定部,该密封线设定部从安装有把手装置的安装面向车内侧拉制(突出),并且和与滚压窗框的车内表面连续的挡风条抵接。
在密封线设定部上具有从车外侧观察时从安装面向车内侧凹入的凹部,在凹部形成用于握持把手装置的车门把手的搁手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1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对称多孔吸附珠粒
- 下一篇:自动开机或唤醒机器及其开机或唤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