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石灰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氟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59184.X | 申请日: | 201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英;杨宪时;吕传萍;郭全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327 | 分类号: | A23L1/327;A23L1/01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石灰 降低 南极 磷虾 酶解液中氟 含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降低溶液中氟含量的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石灰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氟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等含量高,因此作为人类的食品新资源,开发和利用潜力巨大。南极磷虾体内含有大量的氟,德国科学家Soevik等人测得冰冻贮存的整体磷虾氟含量约为2400mg/kg。适量的氟有利于人类骨骼和牙齿的生长,但摄入过量的氟会导致骨骼畸形。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成人最高摄氟限量不高于4mg/d,由此可见南极磷虾的氟远超人体的适应范围,直接食用南极磷虾开发的食品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实现南极磷虾产品的可食用化,必须降低产品中的氟含量。
目前降低溶液中氟含量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滤膜法、电解法及吸附法。在这些方法中,具有高效性和易操作性的吸附法最常用,现已开发出不同种类的吸附剂,例如活性氧化铝、骨碳、合成离子交换材料等。吸附反应过程是指氟离子通过界面层的离子交换或表面化学反应。但很多降氟方法和工具大都价格不菲或操作不便,且南极磷虾酶解液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降低其中氟含量的同时要求不能影响原有酶解液的营养功能,因此选择经济方便且降氟效率高的降氟方法很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石灰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氟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降氟效果好,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利用生石灰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氟含量的方法,包括:
(1)将南极磷虾捣碎,然后再加入蒸馏水匀浆,得南极磷虾虾浆,然后加入Alcalase蛋白酶(实测酶活力109387U/g,购于Novozyme(中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加酶量为3000-3030U/g,在50-55℃,pH值为8.0-8.5的条件下酶解220-260min,最后灭酶,离心得南极磷虾酶解液;其中南极磷虾与蒸馏水的体积比为1∶2-1∶4;
(2)按8-12g/L的浓度将生石灰添加到酶解液中,在pH值为10.0-11.5的条件下搅拌40-50min;最后过滤,滤液即为降低了氟含量的南极磷虾水解液。
步骤(1)中所述的南极磷虾为冷冻南极磷虾。
步骤(1)中所述的灭酶为在90℃水浴保温10min。
步骤(1)中所述的离心的转速为11000r/min,时间为15min。
步骤(2)中所述的生石灰事先经过处理,处理过程为:将生石灰磨碎,过120目标准筛,然后于90~105℃下烘4h后,于干燥器中储存备用。
步骤(2)中所述的过滤为:采用直径为0.40μm的滤膜,过滤去除反应的生成物和剩余生石灰。
由于生石灰与南极磷虾水解液中氟离子反应结束后溶液是固-液混合体系,为了实现南极磷虾水解液的食用,必须去除该体系中悬浮的生成物和剩余生石灰。
本发明用生石灰将南极磷虾酶解液中的氟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吸附,然后通过滤膜将反应物和剩余生石灰全部去除。
本发明的优点是生石灰降氟效果好,经降氟处理后的南极磷虾酶解液氟含量达2.0mg/kg左右,而且价格便宜,降氟过程不会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的营养价值,降氟后可以简单地将反应物和剩余生石灰全部去除,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原料为生石灰,其价格便宜,来源广泛,因此,本发明的成本相对较低;
(2)本发明采用生石灰降氟,其降氟效果好,且不会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的营养价值,降氟后可以简单地将反应物和剩余生石灰全部去除,利于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3)本发明的所得到的降低了氟含量的南极磷虾水解液中氟含量为2.0mg/kg左右,大大提高了南极磷虾的摄入量,这为人类健康地食用南极磷虾,以及开发和利用南极磷虾资源,做出了贡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91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瓯柑汁饮料
- 下一篇:一种用耐盐蔬菜与冷冻混合鱼重组生产均匀休闲脆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