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基处理用的罐桩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60311.8 | 申请日: | 2011-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邹宗煊;邹洁;陈开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宗煊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2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基 处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地基处理用罐桩,其特征在于:具有顶盖、底板、环状桩身与桩尖的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环状桩身直径为80-300cm,桩身壁厚8-30cm,环状桩身内腔体积的30-90%为空气,由底板隔开,底板上为空气,底板下为土塞,环状桩身下端为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桩尖,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
2.一种地基处理用罐桩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预制环状桩尖并养护;
(2)、将达到强度的环状桩尖放在桩位上,将桩机的内外钢护筒与环状桩尖套牢;
(3)、用桩机的激振锤作用于钢护筒,把环状桩尖压至设计标高;
(4)、当罐桩的环状桩身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时,吊起钢筋笼从两钢护筒间徐徐放入;
(5)、从钢护筒的混凝土灌入口连续灌入混凝土,并边激振边提管和浇灌混凝土至设计标高,周而复始,完成所有环状桩身的施工;
(6)、待各环状桩身强度达到后,用现行技术的旋挖钻机、或冲抓机、或人工挖去环状桩身内腔的软土,直至持力层土的土塞,并浇灌抗渗混凝土封底;
(7)、在各环状桩身上口盖上顶盖密封;
(8)、按现有技术或图纸,向上施工碎石应力扩散层、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地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宗煊,未经邹宗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03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