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过滤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69730.8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峰;徐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32B5/26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过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毡,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除尘领域的柔性过滤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气除尘领域,由于环境温度高,成分复杂,腐蚀性较强,对过滤毡的过滤精度以及使用要求很高。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高,尤其对于钢铁、电力、水泥、垃圾焚烧等污染较严重的行业,要求对粉尘的排放浓度越来越低。目前,袋式除尘技术在在烟气除尘领域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同时也要求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件——滤料具有更高的使用要求。而现有的过滤材料大多采用刚性针刺法进行生产,以短纤维为原料,经过机械梳理形成的纤维薄网,然后用针刺机刺针缠结的方法加固而成。这种加工方法对纤维和基布的损伤较大,滤料的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除尘领域的柔性过滤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柔性过滤毡从外到里包括:至少一种纤维交叉铺网而成的迎尘层、一种或两种纤维交叉铺网而成基布层和至少一种纤维长丝编织而成的底层;迎尘层和底层通过气流成网方式成型;迎尘层和底层设置于基布层的两侧,经过高速水流进行勾连加固。
所述无机纤维包括括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陶瓷纤维,所述合成纤维包括聚酯纤维、亚克力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
所述柔性过滤毡制备方法依次为:制备迎尘层、制备底层、制备基布层、勾连加固、烘燥、后处理。
所述合成纤维柔性过滤毡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迎尘层
迎尘层采用2D×60毫米的合成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方式制成纤维薄网,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70克;
步骤二:制备底层
底层采用2D×60毫米的合成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方式制成纤维薄网,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70克;
步骤三:制备基布层
基布层采用直径为2D的合成纤维长丝织造而成,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30克,经向密度为120根/10厘米,纬向密度为96根/10厘米;
步骤四:勾连加固
将迎尘层、底层置于基布层两侧,用水刺设备进行喷射勾连加固,其中水刺设备采用5个水刺头,水流压力依次分别为250巴、280巴、350巴、3000巴和280巴,通过水刺勾连加固,最终形成三层复合体;
步骤五:烘燥
将水刺加固好的三层复合体,通过烘箱烘燥,充分将水分蒸发掉,形成干燥的合成纤维滤料毡材,烘箱温度为200℃±5℃,烘燥时间为10±2分钟;
步骤六:后处理
后处理依次为:压光、烧毛、乳液浸渍、热定型;
①压光:干燥的合成纤维滤料毡材经过压光,压光上辊温度220℃±5℃,下辊温度200℃±5℃;
②烧毛:压光后滤料毡材进行烧毛处理,烧毛速度5±0.5米/分钟;
③乳液浸渍:烧毛后的滤料毡材进行乳液浸渍处理,乳液各成份配比如下(重量百分比):
聚四氟乙烯乳液: 8%~12%;
合成硅成膜剂: 1%~3%;
水: 余量;
④热定型:乳液浸渍处理后的滤料毡材再进行热定型处理,在260℃±5℃温度环境下保持7±0.5分钟。
所述无机纤维柔性过滤毡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一:制备迎尘层
迎尘层采用5微米×60毫米的无机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方式制成纤维薄网,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220克;
步骤二:制备底层
底层采用5微米×60毫米的无机纤维,通过气流成网方式制成纤维薄网,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180克;
步骤三:制备基布层
基布层采用直径为5微米的无机纤维长丝织造而成,其每平方米的重量为380克,经向密度为60根/10厘米,纬向密度为50根/10厘米;
步骤四:勾连加固
将迎尘层、底层置于基布层两侧,用水刺设备进行喷射勾连加固,其中水刺设备采用5个水刺头,水流压力依次分别为250巴、280巴、350巴、3000巴和280巴,通过水刺勾连加固,最终形成三层复合体;
步骤五:烘燥
将水刺加固好的三层复合体,通过烘箱烘燥,充分将水分蒸发掉,形成干燥的滤料毡材,烘箱温度为200℃±5℃,烘燥时间为10±2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元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697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