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缩式拉力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76524.X | 申请日: | 201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8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建国 |
主分类号: | F17C3/00 | 分类号: | F17C3/00;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缩式 拉力 气囊 | ||
1.一种内缩式拉力气囊,由气囊、受力件、外连接件组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纤维材料成型,囊体由橡胶材料密封;上述气囊是一个双筒气囊(1),双筒气囊(1)可分成顶端封头(2)、粗变形筒(3)、底端封头(4)、内缩细筒(5)四部分,顶端封头(2)是一个半圆碗形,它的中心部位(6)向内凹入并集成一束(7),粗变形筒(3)是一个圆筒,底端封头(4)是一个锥形筒,在底端封头(4)上设有通气口(8),在粗变形筒(3)与底端封头(4)之间设有一条连接环线(9),内缩细筒(5)是一段由上至下逐渐变粗的锥形筒,内缩细筒(5)的位置在双筒气囊(1)内;上述受力件包括:内缩短绳(11)、受力吊带(12),内缩短绳(11)的位置在内缩细筒(5)内,内缩短绳(11)的上端(13)与一束(7)相连在一起,内缩细筒(5)的细端(10)套在内缩短绳上端(13)与一束(7)相连接处外围并与之相互连接在一起;受力吊带(12)是一个筒状带,受力吊带(12)下半部分套在粗变形筒(3)的外围,受力吊带(12)下半部分的形状同粗变形筒(3)的形状相同两者可紧贴在一起,受力吊带下端口(15)沿着连接环线(9)同双筒气囊(1)相互连接在一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内缩式拉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变形筒(3)是一个锥形筒。
3.按权利要求1所述内缩式拉力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变形筒(3)是一个直筒。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缩式拉力气囊,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成型由经纬编织物裁剪后用线缝纫或胶粘成型,其中经纬编织物成筒状始于受力吊带上端(16),向下延伸至受力吊带(12)、粗变形筒(3)、顶端封头(2)、经过中心部位(6)、集中于一束(7)、向下编结成绳变成内缩短绳(11),在受力吊带(12)与粗变形筒(3)相接触部位加厚层数;受力吊带(12)同粗变形筒(3)之间的经纬编织物与底端封头(4)上的经纬编织物在连接环线(9)处用线勾连在一起;内缩细筒(5)细端(10)处编织物同一束(7)处编织物用线连接在一起;上述受力吊带(12)、粗变形筒(3)、顶端封头(2)、内缩细筒(5)上的经线为轴向线、纬线为圆周线。
5.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内缩式拉力气囊,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成型由经纬编织物裁剪后用线缝纫或胶粘成型,其中经纬编织物成筒状始于受力吊带上端(16),向下延伸至受力吊带(12)、粗变形筒(3)、顶端封头(2)、经过中心部位(6)、集中于一束(7)、向下编结成绳变成内缩短绳(11),在受力吊带(12)与粗变形筒(3)相接触部位加厚层数;受力吊带(12)同粗变形筒(3)之间的经纬编织物与底端封头(4)上的经纬编织物在连接环线(9)处用线勾连在一起;内缩细筒(5)细端(10)处编织物同一束(7)处编织物用线连接在一起;上述受力吊带(12)、粗变形筒(3)、顶端封头(2)、内缩细筒(5)上的经线为轴向线、纬线为圆周线。
6.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内缩式拉力气囊,其特征在于:上述纤维成型是由轴向编织物始于受力吊带上端(16)、均匀分布筒壁周围,向下延伸至受力吊带(12)、粗变形筒(3)、顶端封头(2),绕过中心部位(6),集中于一束(7),向下编结成绳变成内缩短绳(11),螺旋圆周线均匀分布在受力吊带(12)上与粗变形筒(3)相接触部位,通过连接线把受力吊带(12)上的轴向编织物与螺旋圆周线成型物缝纫在一起;上述底端封头(4)是由轴向线与圆周线编织而成,编织物上的轴向线始于连接环线(9)处,均匀分布筒壁周围,向下延伸至小口(19)处,勾连在小口(19)处的环形绳上;上述受力吊带(12)同粗变形筒(3)之间的轴向线与底端封头(4)上的轴向线在连接环线(9)处通过连接线勾连在一起;上述内缩细筒(5)由轴向线与圆周线编织而成,其圆周线均匀分布筒壁上下,其轴向线均匀分布筒壁周围,上述编织物始于小口(19)处并同底端封头(4)相连,向下延伸至下端(10)套在一束(7)外围,用连接线把两者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建国,未经林建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65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热式水源热泵系统热水器温度调节减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式地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