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剂循环使用的氧化锌晶须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280451.1 申请日: 2011-09-20
公开(公告)号: CN102337581A 公开(公告)日: 2012-02-01
发明(设计)人: 向兰;张立召;杨李宁;刘呈祥;王靖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C30B7/10 分类号: C30B7/10;C30B29/16;C30B29/62
代理公司: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代理人: 邸更岩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溶剂 循环 使用 氧化锌 温水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化工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氧化锌晶须的低温水热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世界最大的金属锌生产国家,我国锌冶金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面临产品价廉、结构单一、锌资源有限等问题,先进锌材料(如晶须氧化锌)至今尚未得到大规模工业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锌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氧化锌属六方晶系,由锌、氧原子沿c轴交替堆叠而成,结构中存在极性面,易按晶格排列沿c轴外延生长,形成一维结构。氧化锌晶须有熔点高(1800℃)、拉伸强度大(1.2×104MPa)、弹性模量高(3.5×105MPa)、一维取向、性能稳定等晶须材料共有的特征,还有宽禁带(3.37eV)、压电、光电、导热、导电等独特性质,既可与大宗产品(塑料、橡胶、涂料、织物纤维等)复合制备功能材料(增强、抗静电、抗菌、吸波等),也可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纳米机电系统、传感器、场发射器件、纳米激光器等精密器材,是极具发展前途的新材料。

制备晶须氧化锌主要有气相沉积法和液相反应法。气相沉积法多以金属锌、含锌化合物及氧化锌粉末等为原料,采用高温蒸发、缓慢氧化方式,通过控制过程参数(Yang P D,Yan H Q,Mao S,catalytic growth of zinc oxide nanowires by vapor transport,Advanced Materials,2001,13(2):113-116;李敦钫,王成彦,尹飞,陈永强,揭晓武,杨勇强,一种氧化锌晶须形貌的调控方法,CN101967679A;周祚万,邱斌武,谢宁,一种氧化锌晶须制备方法,CN1206756A;袁方利,胡鹏,李晋林,白柳杨,黄淑兰,一种制备纳米氧化锌晶须的方法,CN101135059A;)实现晶须氧化锌形貌的调控。以金属锌为原料,我国西南交大晶宇科技、广西三柳化工、湖南南县中恒等公司也在近十年来陆续建立了小规模生产装置,但产品均为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气相法特点是工艺简短、无副产物,但尚存在能耗大、原料贵、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液相法多以高纯可溶性锌盐为原料,通过沉淀-水热分解法(Greene L E,Yuhas B D,LawM,Zitoun D,Yang P D,Solution-Grown Zinc Oxide Nanowires,Inorg.Chem.,2006,45:7535;高濂,王金敏,一种制备氧化锌纳米线的湿化学方法,CN1526644A;孙小卫,魏昂,徐春祥,董志力,王保平,水热分解生长纳米管型氧化锌的方法,CN1752014A;李殿卿,刘欣,白守礼,陈霭璠,一种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CN101591037A;向兰,高国,史文涛,王博一,张立召,以含杂(锰和镁)硫酸锌为原料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CN 101559973A)、电化学沉积法(McPeak K M,Le T P.,Britton N G,Nickolov Z S,ElabdY A,Baxter J B,Chemical Bath Deposition of ZnO Nanowires at Near-Neutral pH Conditionswithout Hexamethylenetetramine(HMTA):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HMTA in ZnO NanowireGrowth,Langmuir,2011,27:3672)等方法可制备晶须氧化锌。上述工艺特点是反应条件温和、晶须氧化锌形貌易控,但锌盐浓度低(如Yang P D报道以0.025摩尔/升硝酸锌为原料,专利CN1752014A所述以0.06~0.15摩尔/升氯化锌为原料),低固含反应造成制备效率低,且沉淀剂无法循环使用,原料利用率低;同时面临大量废水处理和钠盐副产品收回成本高、技术难等环境和经济问题,限制了工业应用。以金属锌为原料,通过水热氧化或络合法(Sun X M,Chen X,Deng Z X,Li Y D,A CTAB-assisted hydrothermal orientation growth of ZnOnanorods,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2,78:99;Li Z,Huang X,Liu J,Li Y,Ji X and Li G,Growth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orphologic ZnO Nanorod Arrays bya Simple Aqueous Solution Route,Mater.Lett.,2007,61:4362)也可实现晶须氧化锌合成,该工艺无需废水处理,但反应条件苛刻,往往需要高温下(80~180℃)长时反应(12~24小时),且只在锌表面形成部分氧化锌晶须,同样存在晶须收率低、制备效率低等问题。总而言之,在晶须氧化锌制备方面,前人虽已做大量工作,但多以锌盐或锌为原料,存在原料利用率和晶须制备效率低、副产物和废水需处理等环境和经济效益问题,制约了这些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发绿色清洁的氧化锌晶须制备新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0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