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Ms-Δ6-FAD)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1046.1 | 申请日: | 201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静;傅华;吴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15/10;C12N15/11;A01H5/00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孔 脂肪酸 脱氢酶 基因 ms fad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基因序列,以及这种基因序列的制备方法和用途,确切讲本发明涉及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Ms-Δ6-FAD)基因及其制备与用途。
背景技术
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GLA)是一种多功能油脂成分。许多研究表明GLA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它在机体的物质代谢和生理调控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降血脂、抗血栓性心脑血管、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GLA还具有抗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抗HIV感染、抗肿瘤、抗多种炎症、抗脂质过氧化、抑制溃疡和增强胰岛素和减肥等方面的作用,参见董杰明等“γ-亚麻酸的保健作用”《卫生研究》2003,32(3):299-301。Δ6-脂肪酸脱氢酶(Δ6-FAD)基因是介导GLA合成的关键酶基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取自我国特有物种-微孔草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以及这种基因的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基因表达可以使低温胁迫下的微孔草积累γ-亚麻酸,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使其产生了新性状。
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 Hemsl.)系紫草科微孔草属,为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陕西西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藏东和南部,参见: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51-175。
本发明所涉及的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制备方法是:首先提取微孔草的RNA,再反转录为cDNA;利用GenBank中已公布的其它植物的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根据保守区设计合成一对简并引物P1、P2;以得到的微孔草cDNA为模板扩增得到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核心片段核苷酸序列;根据测序得到的Ms-Δ6-FAD基因核心片段序列分别设计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特异引物5’端外侧引物P3和巢式引物P4,分别与GeneRacerTM试剂盒中自带的5’P和5’NP配对,以微孔草cDNA为模板,进行5’外侧和巢式PCR扩增反应,得到5’末端核苷酸序列;同样根据测序得到的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核心片段序列分别设计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特异引物3’端外侧引物P5和巢式引物P6,分别与GeneRacerTM试剂盒中自带的3’P和3’NP配对,以微孔草cDNA为模板,进行3’外侧和巢式PCR扩增,得到3’末端核苷酸序列;根据已克隆到的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5’和3’末端核苷酸序列,设计与该基因编码区两端特异的引物P7、P8,扩增得到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全长翻译区核苷酸序列。
在P7、P8引物的5’端分别加入Nco I和Bste II酶切位点序列,便于后期的基因编码区与植物表达载体重组。
实验表明,冷冻胁迫(2℃)进行的96小时期间,微孔草叶片中γ-亚麻酸含量明显上升,低温可以诱导其积累。构建Ms-Δ6-FAD的表达载体,转染烟草后得到的转基因植物产生了新性状:野生型烟草叶片和种子中无γ-亚麻酸,而转基因烟草其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的16.3%和4.8%。
据报道,不饱和脂肪酸的增加与植物抗生物(病原体、植物病原体互做等)和非生物胁迫(低温、干旱、盐、重金属等)密切相关,参见:Robert G.Upchurch“Fatty acid unsaturation,mobilization,and regulation in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stress”Biotechnol Lett (2008)30:967-977,因此,微孔草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有可能在这些过程中发挥作用。
采用的相关引物均由大连宝生物合成(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二街19号,邮编116600),序列如下:
P1:5’-TAYAGSAAGCTTGTGTTTGAG-3’
P2:5’-ARTTCTTSGGGAGCGGCTTGG-3’
P3:5’-CGGAAAGACAATTTGCAAACAGAATACC-3’
P4:5’-TACCCAAACAGACTCAAAAAACAAAACC-3’
5’P为:5’-CGACTGGAGCACGAGGACACTGA-3’,
5’NP为:5’-GGACACTGACATGGACTGAAGGAGTA-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0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长抑素受体的肽配体
- 下一篇:控制终端设备状态的方法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