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农作物化学杂交剂有效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88707.3 | 申请日: | 201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5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迪;张改生;陈征;张新钵;赵卓军;牛娜;马守才;王军卫;赵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农作物 化学 杂交 有效 含量 稳定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农作物化学杂交剂有效含量及稳定性的方法,属于化学物质检测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居第二位,常年种植面积约在2667万公顷左右,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和战略性的主要粮食储藏品种。许多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小麦也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一种经济实效新途径,特别是杂交小麦品种比起常规小麦品种具有明显的难能替代的优点:(1)选育周期短,即能够在较短的选育周期内,不仅可选育出比常规小麦品种增产15%以上的优良杂交小麦新品种,同时能够以优于常规育种的选育方法,将高产与优质通过组配强优势F1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选育出优质与高产并举的专用小麦强优势新组合,可克服目前在常规品种中所存在的高产与优质呈负相关的矛盾;(2)由于杂交小麦提供给生产种植的是杂交种,完全可以利用强大的配组优势,通过特定亲本选配,以培育超高产的超级杂交小麦提供生产应用;(3)明显的产业化特点,由于杂交小麦生产的是杂交种子,有着明显的高科技含量与知识产权,不但有利于拉动农业产业链的完整形成,同时很有利于市场经营;(4)提高单产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主攻目标,将高产与优质有机融为一体又正是杂种优势利用所独具的捷径,因而充分发挥农作物杂种优势的增产和抗逆作用,利用杂种优势途径来培育超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小麦强优势新组合,即超级杂交小麦新品种,这无论是对我国率先将杂交小麦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并推动全国杂交小麦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还是为二十一世纪在小麦研究与生产中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大量文献报道,目前在我国进行杂交小麦的研究与利用,主要有4种途径,即CMS(Cytoplasm-nucleus Male Sterility,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CHA(Chemical Hybridizing Agents,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或者称其为化控二系)、GMS(Genomic Male Sterility.核型不育)与PMS(Photo-thermo-sensitive Male Sterility,光温敏不育,包括光敏、温敏和光温互作型不育)。除此,亦有将GMS和CHA或PMS和CHA结合,采用两种途径互补的方式进行杂交小麦的选育和利用。
但现阶段在我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已较大规模进行杂交种制种、大面积进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主要CHA途径。
CHA途径与其它途径相比,突出的特点是,可按照杂交小麦组配强优势组合的规律,通过科学选择直接利用小麦常规品种(系)作为杂交小麦的特定亲本,大量地配制杂种组合,无须培育专门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只要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用适宜化学杂交剂喷施母本,即可达到生产杂交种的目的。国内近年来在CHA途径研究与利用方面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即本专利申请者)主持选育出的一批“西杂”系列杂交小麦强优势新组合,其中西杂一号将高产与优质有机融为一体,2000年8月提前通过陕西省审定,为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被评为陕西省2000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西杂五号亦已大面积进行生产示范和走向推广应用。现“西杂”系列杂交小麦新品种已在国内外成为特色品牌。
但CHA途径关键技术之一,必需有一种高效无毒的小麦化学杂交剂,并对化学杂交剂的质量检测、杀雄效果、使用技术和制种技术要进行系统研究,成为熟化成果后方能推广,进而亦才能真正地突破杂交小麦的生产应用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8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号集束防泄漏液压油管
- 下一篇:一种管道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