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野菜的冷冻保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468.7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9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季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柏春 |
主分类号: | A23B7/055 | 分类号: | A23B7/0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3700 吉林省敦化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野 冷冻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春季更好的把山野菜冷冻冷藏保鲜的方法。
现有山野菜加工保存方法有以下方法:一、晒干法,即把山野菜用水烫完后或直接用太阳光自然晾晒。此法用工密集,生产周期时间长,菜颈老嫩一体,品质最差,在储存时通风、防潮条件要求高,且保存不好容易发生虫蛀、霉变;二、是冻干法,即把山野菜经过冻干机速冻后真空干燥,此者干燥后一个弱点是特别脆,极易折断,而且成本太高不经济,也不低碳;三、是传统的腌制法,即把山野菜直接用大量食盐放入大缸中腌渍。此法的弱点是,一对于大批量生产者在反季节上市时,必须提前二个月用温清水浸泡稀盐数日,当腌菜盐份较淡时,腌菜会发生颜色变黄、变褐的所谓“褐变”现象,严重影响山野菜的品质,且为了延长保质期,还必须在包装前在腌菜中添加防腐、保鲜剂等,不属绿色食品……
中国专利局信息中心检索,没有检索到与本申请相同的在先申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即能够克服上述的“菜颈老嫩一体”、“脆弱易断”、“褐变”及“防腐、保鲜剂”等弱点,又能够最有效的保持山野菜品质,使山野菜嫩绿如鲜,品质如初结果。
本发明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一、首先把山野菜去除杂质,切去变老的底颈并清洗干净;二、将菜先底颈后全部的浸入事先烧开的沸水中漂烫,使山菜失去生物活性;三、整体捞出,浸入冷清水中降温,使其保持新鲜程度;四、从冷纯化水中捞出装入食品塑料袋内并且马上加入冷纯化水,然后进行真空塑封。五、将袋装真空含水的山野菜送入-20℃的冷冻室内冷冻,不能高于-16℃温度储藏。此时的山野菜仍呈鲜嫩绿色,可保质储存12个月以上不变质。六、食用时,将袋划开,将冻结的菜冰块放入清水中解冻,即可用各种烹调方法食用。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水-冰包菜冷冻保存的方法,使得山野菜既不接触空气,也不处在-5℃以上的环境中,所以它既不会发生氧化“褐变”,也不会因细菌繁殖而腐烂、霉变,更不用添加防腐、保鲜、翠绿剂,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
下面我们用以下四种山野菜的冷冻保鲜实际制作,加以说明:
一 分别取新採收的刺嫩芽2000克、刺五加2000克,蕨菜2000克、柳蒿2000克分别以500克一份,各4份,除去杂质和老颈,洗净后,分别将菜颈浸入不锈钢锅烧开的沸水中,整体翻动漂烫1-2分钟(漂烫时间因水菜比例而异)。整体捞出,浸入凉纯化水中降温,换水,再降温,直至与水温相同,整个降温过程不得超过20分钟。降温后的山菜从冷纯化水中捞出,装入食品塑料袋内,并且马上加入150-200克冷纯化水,(整个菜离开水过程不超30秒)。然后进行真空塑封。完毕后将袋装真空含水的山野菜送入-20℃的冷冻室内冷冻,4小时内完全冻结,维持-20℃--16℃冷冻保存12个月。
12个月后全部取出将袋划开,将冻结的菜块放入清水中解冻,捞出,此时的刺嫩芽、刺五加、蕨菜、柳蒿仍呈鲜嫩绿色,分别与新採收的,上述12月前同样方法漂烫的刺嫩芽、刺五加、蕨菜、柳蒿,进行对比,其色泽几乎无明显变化;口感,韧性、味道,刺嫩芽、刺五加无明显变化;蕨菜、柳蒿口感的韧性有些欠缺外,味道无明显变化。静放观察1.5-2小时后局部开始逐渐变暗变褐,即“褐变”,且褐变显著后的这些山菜,再食用时的其清香味皆大幅度下降,带有苦涩味了!
二 分别取新採收的刺嫩芽2000克、蕨菜2000克、柳蒿2000克,除去杂质和老颈,分别用瓷坛腌渍。其方法:先在坛底撒一层食盐,再分别铺满一层野菜,再撒一层食盐……这样一直到上层用盐覆盖,(其中菜与盐的比例不得大于2∶1),然后再把开水溶解至饱和晾凉的盐水从侧壁加入,至淹没顶层,封口贮藏。
12个月后分别捞出1000克,用清水浸泡每4小时,换水一次,浸泡2天,能品偿到此山菜只是略带咸味,捞出。其外观为,整体暗绿色,表皮充满皱褶;品偿,其口感:菜味与上述带水冷冻法相比,相差很大,且其韧性增强变硬。静放观察半小时后开始变暗变褐,即“褐变”,且褐变后这些山菜,再食用时的其清香味皆大幅度下降,带有苦涩味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柏春,未经季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4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