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851.2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88 | 分类号: | H01L23/488;H01L23/495;H01L23/31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引脚架电性连接芯片与线路板的芯片封装新结构,属于芯片封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的制作中,芯片是通过晶圆制作、形成集成电路以及切割晶圆等步骤而获得。在晶圆的集成电路制作完成之后,由晶圆切割所形成的芯片可以向外电性连接到承载器上;其中,承载器可以是引脚架或是基板,而芯片可以采用打线结合或覆晶结合的方式电性连接至承载器。如果芯片和承载器是以打线结合的方式电性连接,则进入到填入封胶的制作步骤以构成芯片封装体。芯片封装技术就是将芯片包裹起来,以避免芯片与外界接触,防止外界对芯片的损害的一种工艺技术。空气中的杂质和不良气体,乃至水蒸气都会腐蚀芯片上的精密电路,进而造成电学性能下降。不同的封装技术在制造工序和工艺方面差异很大,封装后对内存芯片自身性能的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光电、微电制造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始终在朝着更小、更轻、更便宜的方向发展,因此芯片元件的封装形式也不断得到改进。
现行的芯片封装新结构中大多采用引脚架连接芯片和线路层,引脚架上内引通过导线与芯片接点之间实现电性连接,成本低廉,易于实施,但内引脚与芯片之间不存在实体上的接触,使导线焊接及芯片封装操作时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其中,引脚架上的内引脚结构得到了改进,使得内引脚与芯片在封装过程中存在接触,有效提高了芯片封装操作时的稳定性。
本发明是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该芯片封装新结构包括线路层、防焊层、芯片封装体和引脚体,引脚体由内引脚、外引脚和引脚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引脚插入芯片封装体,并于与芯片封装体内的芯片接触,同时内引脚上设有焊点,通过导线与芯片上的焊点相连,产生电性连接,所述的防焊层上设置开口,外引脚透过防焊层上的开口与线路层上裸露的接点相连。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引脚端部为“L”型结构,与芯片之间产生两个接触面,使芯片在封装时更为稳定。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引脚与线路层上的接点采用焊接工艺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焊接工艺包括热压焊接法、超声波压焊法和热超声焊接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该芯片封装新结构能有效提高芯片与线路层的电器连接性能,通过内引脚结构的改良,使芯片在接点焊接和封装操作中更加稳定,连接性能更加优良,且本技术只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改进成本低,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芯片封装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芯片封装新结构内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线路层,2、防焊层,3、芯片封装体,4、引脚体,5、内引脚,6、外引脚,7、引脚架,8、芯片,9-10、焊点, 11、导线,12、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芯片封装新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芯片封装新结构内引脚的结构示意图;该芯片封装新结构包括线路层1、防焊层2、芯片封装体3和引脚体4,引脚体4由内引脚5、外引脚6和引脚架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引脚5插入芯片封装体3,并于与芯片封装体3内的芯片8接触,同时内引脚5上设有焊点9,通过导线11与芯片上的焊点10相连,产生电性连接,所述的防焊层2上设置开口,外引脚6透过防焊层2上的开口与线路层1上裸露的接点12相连。
本发明中提及的芯片封装新结构的内引脚5端部为“L”型结构,该结构使内引脚5与芯片8之间产生两个接触面,分别与芯片8的底部和侧部接触,使芯片8在进行封装操作时更加的稳定,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导线焊接的精度;外引脚6与线路层1上的接点12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进行连接,该焊接工艺包括热压焊接法、超声波压焊法和热超声焊接法。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芯片封装新结构,其特点是:该芯片封装新结构能有效提高芯片与线路层的电器连接性能,通过内引脚结构的改良,使芯片在接点焊接和封装操作中更加稳定,连接性能更加优良,且本技术只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改进成本低,易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广大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频合路器
- 下一篇:一种抗电磁干扰的芯片封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