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的配合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2303.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孔权;岳刚;刘波;周安健;任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K11/06;H01M10/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车身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环境的污染,能源危机的出现,研究一种能缓解能源压力、降低环境污染的节能环保汽车就显得比较迫切。而纯电动汽车恰好能满足这些功能,它可以做到零排放、无污染。但在纯电动汽车的开发过程中,动力电池包的布置是一个难点。由于传统汽车零部件众多,在不大量改动车身的情况下,已经没有什么空间用于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有的将动力电池包放在行李箱,有的放在前舱。这两种方式都使得汽车前轴或后轴的负载过高,造成前后轴负荷分布不均,并且会占用行李箱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的配合结构,该配合结构能充分利用车身地板下面的空间,使汽车前轴和后轴的负荷分布均衡,有效的保护电池包;并且能很好地与电池热管理系统相连,能够实现电池包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功能。
燃油汽车的地板在中通道等位置凸起以便安放排气管等零件,而在电动汽车上这些零件都可以取消,因此可以将电池包的形状设计得与车身完全贴合,从而可以有效利用空间,满足电动汽车对电池容量的要求,增加续航里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的配合结构,其特征是:电池包设在车身地板下面的中央位置,前端处于仪表台的正下方,后端靠近后备箱,充分地利用了排气系统去掉后的这部分空间,使汽车前轴和后轴的负荷分布均衡;电池包上面前部的前凸起与车身地板上的中通道的下面相对应,电池包上面后部的后凸起与后排座椅位置的下面相对应;所述电池包与车身地板通过螺栓连接,使电池包和车身地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电池包的上面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的进风口与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出风管相连;电池包的两侧面设有出风管,该出风管的出风口与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出风管相连。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风通过进风口进入电池包,然后从出风口出来,形成一个循环,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实现电池包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功能。
电池包采用螺栓固定,在电池包与车身无法连接的地方安装固定支架,电池与车身距离小的支架可以做得窄一点,距离大的支架可以做得宽一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电池包布置在车身地板下,位于双排座椅正下方,靠近后备箱的地板中央,通过出风管方便了与电池热管理系统相连,能够实现电池包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功能;电池包还有效利用了地板下部的空间,完全与车身贴合;满足电池包容量设计最大化、车身修改最小化的要求,同时具有安装拆卸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包的外形图之一;
图2是电池包的外形图之二;
图3是电池包与车身地板装配的示意图;
图4是车身地板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7是电池包连接在车身地板下面的主视图;
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
图9是图7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与车身的配合结构,电池包3设在车身地板下面的中央位置,前端处于仪表台的正下方,后端靠近后备箱1,这样,就能够充分地利用排气系统去掉后的这部分空间;电池包3上面前部的前凸起6与车身地板上的中通道2的下面相对应,电池包3上面后部的后凸起7与后排座椅位置4的下面相对应;电池包3与车身地板通过螺栓连接,使电池包和车身地板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电池包3的上面设有进风管,该进风管的进风口9与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出风管相连;电池包3的两侧面设有出风管,该出风管的出风口8与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出风管5相连。发动机舱内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风通过进风口9进入电池包,然后从出风口8出来,形成一个循环(如图7所示箭头方向为电池热管理系统的风的流向),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或冷却,以实现电池包低温加热和高温散热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2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咽炎的中药胶囊制剂
- 下一篇:一种增强尼龙塑料PA6的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