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3431.8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加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533 | 分类号: | H04M3/5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信箱 业务 处理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主要提供用户语音的存储、转发和播放服务。当开通语音信箱业务的用户作为收方用户时,在久叫不应答或电话占线的情况下,通过呼叫转移的方式由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进行应答和实现主叫方的电话留言,然后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再以特定的方式通知收方用户。
随着语音信箱业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获得用户语音的存储、转发和播放服务的基础上,还希望能够获得更为个性化的语音信箱业务服务。如何能够使用户的语音留言更具自己的个性特征,如何在现有的语音信箱业务服务流程的基础上,达到对现有流程的改动小、占用资源少的改进,从而使得用户获得更为个性化的语音信箱业务服务,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留言及所述语音留言的情感信息,所述情感信息的形式为语音信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情感信息生成情感标识;
将所述情感标识及所述语音留言发送给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
用户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留言及所述语音留言情感信息,所述情感信息的形式为语音信箱、文本信息、图像信息、视频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情感信息生成情感标识;
将所述情感标识及所述语音留言发送给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包括:
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语音留言及所述语音留言的情感标识;
提取所述语音留言的情感标识;
根据所述情感标识获得相应的情感信息;
向所述语音留言的收方用户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获得的情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语音留言及所述语音留言的情感标识;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语音留言的情感标识;
获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情感标识获得相应的情感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语音留言的收方用户发送所述语音留言的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获得的情感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及设备,通过用户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语音信箱的情感信息生成情感标识,并将情感标识及语音留言发送给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该处理方法及设备对于现有语音信箱业务服务流程的改动较小、占用的资源较少,使得发方用户获得的语音信箱业务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通过语音信箱业务服务系统在接收到发方用户的语音留言之后,提取语音留言的情感标识,并根据提取到的情感标识获得相应的发方用户的情感信息的形式及其代表的情感,在给收方用户发送语音留言通知消息时将该发方用户的情感信息的形式及其代表的情感携带在通知消息中,使得收方用户可以在接收到通知消息时便可以获得发方用户的情感信息的形式及其代表的情感,使得收方用户获得的语音信箱业务更加丰富,更加个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四中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相对应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提供的步骤504的交互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语音信箱业务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34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组件、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声换能器
- 下一篇:管式扬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