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5010.9 | 申请日: | 201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4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威;梁孜;王瑨;王睿;谢皎;胡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导率 锂离子电池 正极 磷酸 亚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是由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作为石墨催化剂及掺杂元素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制成,其化学式为:
Li(Fe1-xMx)PO4,其中x为0~0.1,M为过渡金属元素Fe、Cr、Ni、Co、Mo或者Mn;
所述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表面包覆了一层厚度为2-6nm,石墨化度达到50-70%的高有序度碳膜,且该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总的碳含量为2-4%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将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碳源化合物和作为石墨催化剂及掺杂元素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按锂、铁、过渡金属元素以及磷的摩尔比称量其化合物,其摩尔比为1~1.1:1-x:x:1,其中x为0~0.1,同时按每称量1摩尔的磷源添加40-70g的碳源化合物配比称量后,溶于一定量的分散剂中得到固含量为60~80%的前驱体浆料;
B、按球料质量比5:1~10:1混料,以200~600 r/min的转速球磨10~24小时后,将得到的前躯体浆料在60~80℃搅拌直至其干燥成粉体;
C、将干燥后所得的粉体置于惰性气氛保护炉中,在550~850℃温度下焙烧6~20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得到灰黑色的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碳酸锂、草酸锂、醋酸锂、磷酸二氢锂、硝酸锂或乙酸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铁源化合物为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草酸亚铁、草酸铁、硝酸铁或乙酸铁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磷源化合物选自磷酸、磷酸二氢锂、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或磷酸铵中任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碳源化合物为葡萄糖、淀粉、蔗糖、聚乙烯醇、聚丁二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氧化乙烯、戊酸、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作为石墨催化剂及掺杂元素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为Fe、Cr、Ni、Co、Mo或者Mn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其有机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的有机化合物为其环多烯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或者不饱和链烃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电导率锂离子电池正极磷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的分散剂为去离子水、乙醇、乙二醇、丙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比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