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供电系统三合一实时负荷曲线构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5343.1 | 申请日: | 201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8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范三龙;孙金华;郭浩军;随新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25 | 分类号: | G01R19/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供电系统 三合一 实时 负荷 曲线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供电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包括牵引供电和10KV、低压配电,涉及变电所、配电所、箱变等站点的电压、电流实时负荷曲线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力监控终端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的增强,铁路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供电部门除了要对供电网络故障工况时的电量数据准确把握以外,迫切需要在现有变配电站监控系统和电力远动终端基础上,对正常和故障运行工况下的电压、电流量进行高精度的实时监测记录,要求记录数据的时标基于系统精确时钟且故障时刻的时间分辨率达到毫秒级。
在电力监控终端的常规设计中,受限于通信网络带宽的限制,测量量一般以1秒的最小时间分辨率越阀值上送,在负荷平稳阶段则以20-60秒的间隔循环上送,测量量数据时间分辨率低且不带时标。
常规的电力SCADA系统或变电站监控系统,对各种电压、电流量的监视记录是基于保护测控装置主动或定时循环上送遥测量的方式,所获得的遥测数据自身不带时标,数据的更新时间间隔只能达到秒级,所记录数据的变化时标也只能采用SCADA主站或监控系统计算机本身的时钟。在主站或监控系统计算机的曲线历史数据保存过程中,由于采用固定时间分辨率,受限于数据库的容量和处理能力,数据的保存间隔一般只能达到1分钟。最终记录的历史数据分辨率低,时间精度差,不能满足上述的用户新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本申请人推出的WYZ系列远程智能终端装置中,提出了一种铁路供电系统三合一实时负荷曲线构造方法,实现了对供电网络正常和故障工况下电压、电流的实时监测和记录,数据记录时标基于装置时钟,变化时刻时间分辨率达到5-20毫秒级,数据记录采用动态时间分辨率,采用突变量检测局部录波替代传统的数据压缩算法,具有计算量小、数据量小、适应性、通用性强等优点。所形成负荷历史记录数据可以本地保存,离线分析,或结合支持此功能的监控计算机或SCADA主站,可以实现负荷曲线的实时记录,满足用户负荷监视和故障分析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负荷记录实时性要求,提高故障时刻的时间分辨率,同时降低数据传输和保存量。在WYZ系列远程智能终端装置中,本发明实现了一种三合一实时负荷曲线构造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高精度16位同步采样系统获取准确的测量值
采用ADI公司16位同步AD转换芯片,独立外部电压参考源,配合高品质周边器件、低纹波模拟电源设计和规范PCB布线,实现无温度偏移,优于0.2%级的电压、电流测量精度。(国家标准要求0.5%级)。
2: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支持的本地缓冲及长期存储功能
配置了32-128MB SDRAM,可以实现测量值发送、存储的大缓冲队列,应对突发的数据量或需要长时间缓冲的情况。在故障发生、负荷快速变化阶段,大量数据进入SDRAM内的缓冲队列,等待发送过程。在通道中断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做到本地缓冲,在通道恢复后,按照正确的顺序上送队列中的数据点。配置256-512MB大容量的FLASH,可以实现本地长期存储,掉电不丢失,数据记录文件可以通过FTP或其他方式读出,在线或离线分析。
3:突变检测短时前后录波
供电故障发生时,伴随着电压或电流的突然变化,此变化量幅度或斜率大于负荷正常的波动范围。定值设置电压或电流的突变门槛值,在采样数据的实时处理中,当检测到突变发生时,记录突变前后一段时间的数据点,形成带时标的测量量队列,供远传或存储。
4:每秒越阀值检测和30秒循环上送
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工况下,装置每秒检测一次测量量当前值,和上次的上送值或保存值比较,如果变化超过设定的阀值,则上送当前测量值或保存。如果超过30秒测量值变化都没有越阀值,为了保证远传数据的可靠性,上送当前测量值。这两种模式和突变检测时形成的带时标测量值协调配合,保证按照正确的时标顺序上送的数据点。
5:数字滤波功能
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工况,负荷相对平稳阶段,测量值进一步经过数字滤波处理,以此获得平滑精确的测量量。此滤波功能和上述测量量上送的三种模式结合,在负荷大幅变化阶段,越过数字滤波功能,以达到数据快速响应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突变、越阀值、循环三种数据抽样模式结合,配合数字滤波技术,本地缓冲和大容量存储,完成实时负荷曲线功能。具有计算量小、数据量小、适应性强等优点,满足铁路供电用户要求。该技术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采样及测量数据处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电南自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5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工器具智能管理系统
- 下一篇:油色谱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