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6180.9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俞骁;王跃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5/34 | 分类号: | H01L35/34;H01L3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李仪萍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半导体 热电 芯片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包括两端完全隔离的导热层(100)、位于导热层上的绝缘层(200)以及位于绝缘层上发电层(300)的硅片,所述发电层包括热电偶对(302)以及连接该热电偶对的金属引线及电极(301);制备设有凹部并采用绝热材料的支撑层(400);
2)将所述支撑层(400)与所述硅片键合,并且键合后对硅片背面进行减薄抛光;
3)释放热电偶对(302),所述导热层的两端通过该热电偶对桥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层制备方法如下:在绝缘层上生长多晶硅薄膜,对该薄膜进行P型和N型离子掺杂,干法刻蚀形成P、N两种类型电阻;溅射铝(15),湿法腐蚀后合金化形成铝电极,实现热电偶对的电连接;干法刻蚀氮化硅、氧化硅,露出硅衬底,预留键合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包括热电偶对结构的硅片步骤如下:
a.在作为导热层的普通硅片(14)的正面依次生长氧化硅层(13)和氮化硅层(12),用于形成绝缘层;
b.在所述绝缘层上用不同塞贝克系数的材料制作成热电偶对;制作金属引线和电极,实现热电偶对的电连接形成发电层;
c.根据需要制作键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备采用绝热材料的支撑层(400)步骤如下:
A.在玻璃片上下两面分别制备耐酸薄膜(17),涂胶光刻对耐酸薄膜(17)进行图形化处理,作为湿法腐蚀掩膜;
B.用氢氟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0∶1进行配液,形成玻璃各向同性腐蚀液;
C.将步骤A之后获得的结构放入步骤B的玻璃各向同性腐蚀液中静置,形成腐蚀槽;
D.去除玻璃片表面的耐酸掩膜(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释放热电偶对结构步骤如下:对硅片背面进行DRIE深刻蚀,在氧化硅层(13)和氮化硅层(12)形成的绝缘层处自停止,形成梳齿形状导热层,从而释放热电偶对结构。
6.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该热电芯片包括两端完全隔离的导热层(100)、位于导热层上的绝缘层(200)以及位于绝缘层上的发电层(300),所述发电层包括热电偶对(302)以及连接该热电偶对的金属引线及电极(301);
设有凹部(401)并与该导热层键合形成用于收容发电层(300)的空腔的支撑层(400);
所述热电偶对包括呈方波状的热电偶,该热电偶以及连接该热电偶的金属引线及电极(301)用于桥接导热层;所述热电偶对的材料为具有不同塞贝克系数的两种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100)采用梳齿结构隔离,该梳齿结构包括自导热层两端交错延伸的梳齿臂(103),热电偶对(302)以及连接该热电偶对的金属引线及电极(301)与所述梳齿臂(103)桥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为一层或多层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一层或多层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为一层或多层,其位于导热层的上面或下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结构中的梳齿臂间距为0.5um~1000um,梳齿宽度为1um~1000um,梳齿对数为1.5~5000对。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的间距为0.5-500um。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平面型半导体热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材料为热玻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61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静音电路及具有该静音电路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空调器